引起刺蔘池塘養殖存在的主要問題產生的原因是什麼?

鄭龍華等[吉山花瑤自媒體網絡首發]刺蔘(Apostichopus japonicus),屬於棘皮動物門(Echinodermata),海蔘綱(Holothuroidea),主要分佈於北緯 35°到 44°的亞洲沿岸淺海海域,是典型的溫帶物種,也是我國北方重要的海珍品之一 。近年來,我國刺蔘養殖規模拓展迅猛,池塘、圍堰和淺海底播增養殖已成爲熱點養殖模式,而且經濟效益巨大。據《中國漁業統計年鑑 2019》數據表明,2018 年我國刺蔘養殖面積爲 238 100 hm 2 ,佔海水養殖面積的 11.67%。刺蔘增養殖業已成爲繼海帶、對蝦、扇貝與鮃鰈魚類之後的又一支柱性養殖產業。遼寧和山東的刺蔘養殖總面積佔到了全國刺蔘養殖總面積的 95.73%,其中池塘養殖刺蔘面積最大,從業人員及相關企業最多 。

隨着刺蔘產業規模的不斷拓展,刺蔘池塘養殖出現了刺蔘生長速度慢、抗逆性差,大型藻類過度繁殖和度夏成活率低等制約產業發展的一系列問題,尤其 2013 年、2016 年和 2018 年出現的夏季極端天氣更是造成了遼寧和山東等地池塘養殖刺蔘的大幅減產甚至絕產,給刺蔘養殖業造成了重大經濟損失,嚴重打擊了從業人員的養殖信心 。因此,分析刺蔘池塘養殖主要問題的產生原因並找到有效解決方法,引導這一優勢產業持續、健康、穩定發展成了當務之急。


1 主要問題及產生的原因

1.1 種質退化

由於缺乏長期規劃,過度捕撈,加之日益嚴重的海水污染,致使自然海區的野生刺蔘數量急劇下降,野生刺蔘自然資源趨於枯竭,現階段已鮮見其蹤跡。目前用於人工苗種繁育的種參主要來自人工養殖區,同一品種不同子代交叉繁殖。這些種參繁育的苗種不僅生長速度慢而且抗逆性差 [5] ,高溫耐受性差以及經濟性狀退化嚴重。尤其當夏季高溫期池塘水體及底泥中細菌總數和弧菌數量最高時 ,病原細菌和病毒病原感染會使刺蔘出現口部腫脹、排髒等現象,使皮層的潰爛與自溶加速,導致刺蔘非特異性免疫力下降直至死亡 。

1.2 大型藻類過度繁殖

大型藻類過度繁殖是池塘養殖的主要危害之一。其常見種類主要有黃管苔、鋼絲苔、棉花苔、雜草等。主要表現爲大型藻類過度繁殖造成水質清瘦,侵佔刺蔘活動空間。高溫期一旦發生死亡,會造成低氧脅迫和氨氮脅迫,短時間內引起刺蔘化皮,死亡。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2.1 不能綜合調控水質 春季是池塘肥水的重要窗口期,也是各種藻類的快速生長期。如果不能及時肥水,控制適當的透明度,使陽光直射池底,池底部光照強度大就會有利於大型藻類的快速繁殖。

1.2.2 清塘週期過長 池塘多年不清塘或清塘不徹底,池底老化,淤泥過多 ,造成肥水困難,大型藻類一直難以根除。

1.2.3 濫用滅苔藥物 長期大劑量的使用化學滅苔藥物,不僅會破壞池塘內的生態平衡,而且會造成刺蔘應激反應,帶來藥物殘留等問題。殺滅大型藻類的同時,水體中的微藻也被滅殺,水質長時間清瘦,大型藻類短時間內又會繁殖起來,造成惡性循環。

1.3 度夏成活率低

1.3.1 管理層面 高溫期間,日常潛水檢查次數較少,不能及時發現問題。凌晨 2:00—3:00 是池塘溶解氧最低的時段,環境變化(如下雨,無風溼熱)時,應及時採取措施,然而這段時間也是人最疲勞的時段,往往容易出問題。

1.3.2 設備層面 第一,池塘閘門沒有排淡水功能,暴雨過後不能及時排出上層淡水,造成水體分層,下層缺氧;第二,充氧設備缺乏創新,增氧效率低;第三,沒有溶氧、氨氮等水質指標監測設備,全靠經驗判斷;第四,缺乏有效降溫手段。

1.3.3 技術層面 第一,池塘水色不能穩定調控,容易引起倒藻,微藻死亡產生毒素;第二,有益菌使用不當,不能正確使用光合細菌和枯草芽孢桿菌;第三,使用化學底改和增氧劑時直接接觸刺蔘體表造成其體表化學性損傷 。

2 有效對策

2.1 良種選育

培育具有生長速度快、抗逆性強的刺蔘新品種是解決種質退化的有效手段,穩定的抗逆品系可爲刺蔘健康養殖提供有力支持。目前,我國已培育出 4個刺蔘新品種,分別是“水院 1 號”、 “安源 1 號”、“東科 1 號”、 “參優 1 號”。這 4 個品種都具備生長速度快的特點, “水院 1 號”和“安源 1 號”側重經濟性狀,具有 45 個以上的棘刺數; “東科 1 號”側重耐高溫性狀,在相同養殖條件下,與當地未經選育的普通養殖羣體相比,刺蔘“東科 1 號”夏眠溫度提高1.78~1.93 ℃,度夏成活率提高 10.4%~13.6%; “參優1 號”側重抗病能力,抗燦爛弧菌侵染力強,比普通刺蔘成活率提高 12.56% [18] 。下一步除了繼續培育具有多種優良性狀的刺蔘新品種外,還要積極做好已有品種的種質保存工作。

2.2 採用生物學手段控制大型藻類生長

採用生物手段可以從源頭上解決大型藻類過度繁殖的問題。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考慮。

2.2.1 調控水色 春季,適當使用有機肥培育優勢微藻;夏季合理使用有益菌,達到菌相和藻相平衡,使水中微藻佔據優勢地位,大型藻類徹底失去生長優勢,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注意事項:光合細菌和枯草芽孢桿菌不能同時使用,枯草芽孢桿菌使用前要加入適量紅糖,放入水槽中加水充氧活化 6~10 h以後,每 667 m 2 施 1~2 L 全池潑灑。另外,使用時都要選擇晴天使用,避免水體缺氧。

2.2.2 投放食草性動物 投放藍子魚、裸嬴蜚等草食性動物,可有效抑制大型藻類繁殖 。藍子魚、裸嬴蜚等草食性動物本身對刺蔘無害,合理放養,可完善池塘內生物鏈,做到生態養殖。

2.2.3 定期清塘 池塘清塘週期最長不超過 3 年,清塘季節最好選擇夏季,清塘時要排淨積水,徹底翻耕,暴曬,池底黑淤泥較多時使用生石灰改底,每667 m 2 施 100 kg 生石灰。

2.3 池塘安全度夏方案

2.3.1 完善池塘度夏設施 池塘安裝具有排淡水功能的活動閘門,暴雨過後可以迅速排出上部淡水,避免鹽度驟降。池底鋪設納米管增氧系統,每 10 m 2投放 1 個周長爲 3 m 的圓形納米管,增氧系統每天定時充氧(18:00—次日 6:00);池底投放新型附着基,該附着基材質不易附着雜藻,具有較多孔洞,高度爲池水高度的 50%;距離水面 2 m 處架設遮陽網,有效覆蓋池塘水面面積 70%~80%可降低水溫 2~3 ℃,注意不能全部遮蔽;配備全自動水質監測設備和完善的預警系統,例如,當溶氧低於 3 mg/L 時系統報警,可及時開啓增氧設備或投放增氧劑增加溶氧。

2.3.2 提高養殖技術 在養殖過程中應當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度夏方案,從良種選擇、放苗規格、密度、進排水管理、病害防治等方面,構建刺蔘養殖新模式,實現精準管理及現代化養殖 。

綜上所述,通過採取培育抗逆良種、更新養殖觀念、開發及應用新型設備、完善應急處理方案、提升養殖技術等綜合措施,可爲刺蔘池塘健康養殖提供有力保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