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德國的鐵騎橫掃整個歐洲,許多國家難以倖免,而爲什麼唯獨對瑞典沒有進行侵略呢?
其主要原因便是,瑞典對納粹德國沒有戰略誘惑力,沒有戰略價值。當時的德國已經將波羅的海周邊的國家控制住了,而再去征服沒有戰略意義的瑞典,有些浪費資源和軍力。
此外,瑞典還是一箇中立國家,對德國並沒有任何實質性的威脅。
第二個原因就是瑞典的政治立場,可以說是德國的間接盟友,在兩國長達六百年的外交歷史上,兩國都有着政治、文化等往來。雖然不是軸心國,不是納粹主義的追隨者,但瑞典同樣對共產主義進行藐視的態度。
第三個原因則是在貿易往來進出口貨物方面,瑞典是德國的一個重要夥伴。在二戰前期,德國一年需要進口1000多萬噸的鐵礦石,而德國從其他國家進口只能得到300萬,瑞典一年能生產出900萬噸,是德國的國外供應商的三倍,所以大力發展軍事的德國對於鐵礦石的供應相當需要。
而在二戰初期,德國爲了得到大量的鐵礦進口,於是還和瑞典政府簽訂了一條貿易協定 ,允許瑞典繼續出口。盟軍的丘吉爾曾考慮過用武力來切斷這條鐵礦來源,但是瑞典始終是一箇中立國,無從下嘴,後來瑞典在盟軍的同情下,只得消減了出口貿易。
再就是納粹德國在瑞典的一些王公貴族眼前一直是一個不錯的角色,瑞典的王公貴族同情德國,而德國來這裏也不是武力壓迫。
時至今日,在瑞典的王公貴族們對納粹德國依然是褒貶不一。
在這些環境下來看的話,如果德國以消耗物力和財力去侵佔瑞典,使得本就間接的“夥伴”越來越少,對自己來說隨即十分不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