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想跟着時代的潮流收割流量明星的粉絲經濟但是又不想負擔明星可能出現的醜聞風險,把代言人分級化,個性化,細化,不完全與自身品牌捆綁,只代言單獨產品,做到規避風險。除了粉絲,其實品牌並不指望明星代言的直接效用不是即刻產生消費轉化率,其實是在降低產品防守型渠道的推廣成本。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肖戰的商業代言除了玉蘭油OLAY、蒙牛真果粒和佳潔士之外,還包括OPPO(Reno3 Pro)、樂事薯片、騰訊視頻VIP、Qeelin、博朗、沙宣、雅詩蘭黛、小鹿茶、統一開小竈、百威魄斯、新笑傲江湖手遊、piaget伯爵、Roseonly等一衆品牌。

品牌爲什麼要不停請流量明星代言,天價代言費背後的品牌利益點在哪裏?

一個品牌的渠道推廣費到底有多高?

我們就拿我們的老朋友,肖戰代言的玉蘭油來說,玉蘭油在05年就已高達47億元的廣告費用,佔據全國榜首,到達17年的時候以單月1116萬元的廣告費用拿下12月榜首。

2019年更是砸下重金,甚至拿下了超級碗廣告。廣告裏女主角莎拉·米歇爾·蓋拉(Sarah Michelle Gellar)主演過恐怖片《吸血鬼殺手》(Buffy the Vample Slayer)、《尖叫2》(Creal 2),這次寶潔旗下美妝品牌玉蘭油(Olay)邀請她參與了這次超級碗廣告也就理所當然定位在恐怖主題

情侶在沙發上看電視,突然燈熄滅,蒙面殺手出現在這對驚慌失措的情侶面前,他們跑上樓,把自己關在臥室裏,拿起手機尋求幫助然而智能手機的人臉識別功能在這緊急關頭卻失敗了,死活解鎖不了,女主突然明白了,因爲她使用了Olay產品,而這款產品煥發活力的配方改變了她的皮膚....

最後連殺手都鼓勵她去當電影明星..

去年,超級碗的廣告費率達到30秒每片451萬美元,雖然沒有找到具體報道價格,但是玉蘭油這短短三十秒的廣告就花去四百多萬美元是毋庸置疑的。

如何判定“天價廣告費沒有被浪費”?

要去看收益是不是大於廣告費用(並不侷限於短期收益回本,也包括提升品牌本身的價值。)

廣告效果的最終體現,是最終反映在消費者的決策上的。

很多人覺得明星的天價代言費過於誇張,不過是因爲對品牌渠道推廣費的不瞭解。

除了粉絲,其實品牌並不指望明星代言的直接效用不是即刻產生消費轉化率,其實是在降低產品防守型渠道的推廣成本。

傳統的廣告雖然受衆羣體更多但是比起明星代言消費者沒有討論度。

明星代言,天生就自帶流量,尤其是流量明星,你的產品名字會不斷出現在粉絲口中,每一次在網絡上被粉絲提及的時候,都是一次自然的曝光。

傳統的廣告通過內容輸出,來促進產品和消費者的情感連接,流量明星直接幫助他們走了捷徑,雖然很多不追星的不能理解,但是在粉絲羣體裏來看。

我哥哥是不可能代言垃圾的,他代言了,就一定是好東西!

(就算不是,也會被粉絲自我洗腦找出優點,品牌市場部其實應該給你們塞錢。)

而且所謂的天價代言,背後真的有很多講究, 大家看見誰誰誰代言什麼品牌,代言費上千萬,就以爲他們品牌所有的代言人都能拿到差不多的錢,其實這是錯誤的。

品牌形象大使、品牌代言人、品牌摯友、品牌創意師、品牌繆斯等一系列和明星有關、明星代言的頭銜要比我們想象中的還要多,還要複雜,並且每個頭銜背後,都有着極細的分工和“等級”之分。

在代言人這一維度裏,也是存在鄙視鏈的。按區域劃分,就有全球代言人、亞太區代言人、大中華區代言人、中國區代言人等。

其中,全球代言人>亞太區代言人>大中華區代言人>中國區代言人

拿雅詩蘭黛來說,同樣享受着代言人的名號,身份卻是各不相同。劉雯是全球代言人:

楊冪是亞太地區代言人:

按照代言的範圍和品牌的重視程度來看,全線代言人>支線代言人>系列代言人>產品代言人

再往下還有品牌代言人再往下還有品牌摯友,根據品牌的親密程度,代言費用也會逐步降低, 品牌設立這麼多的代言人頭銜,目的也很明確。

想跟着時代的潮流收割流量明星的粉絲經濟但是又不想負擔明星可能出現的醜聞風險,把代言人分級化,個性化,細化,不完全與自身品牌捆綁,只代言單獨產品,做到規避風險。

今後品牌一定會持續請流量代言

隨着直播短視頻的興起,很多品牌開始給個人主播投播廣告,從頭部主播李佳琪到B站的美妝UP主,每個人都開始有爲品牌代言的能力,廣告將不獨屬於明星,帶貨分成模式開始在主播間流傳。

比起明星隱形割粉絲韭菜的銷售模式,主播更直接了當的表明自己爲品牌帶貨的身份,轉化率和熱度並不次於一些明星代言效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