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如今高级的父母会说自己孩子懂事,懂得体谅父母,感恩知道知足和回馈。一个懂得感恩的孩子如何养,父母做好这三点:。

不同时代的家长,不同的炫娃方式,来细数一下:

70年代:爸爸是牙医,每有客人来家,爸爸总喊儿子过去,让他张嘴向各位叔叔伯伯阿姨展示,儿子的牙齿有多健康整齐,以至于到大学从医,绝不选牙科,有阴影。

80年代:家中每每有客人来,就把同学喊出来,给各位叔叔阿姨背唐诗,背儿歌,顺便再跳段幼儿园学的舞蹈。

90年代:画画,唱歌,弹琴会的都来一遍,尽量在叔叔阿姨伯伯面前全面展现才艺。

00年代:家有客人来,会向客人说孩子很乖,听话,识字多,三字经,珠心算得心应手,不信给叔叔阿姨算一个。

现如今高级的父母会说自己孩子懂事,懂得体谅父母,感恩知道知足和回馈。在幼稚园发的一包小零食,自己只吃一半,剩下攥在手中回家给爸爸妈妈吃。养娃最高的炫富不是自己孩子有多少才艺,而是做人之本:有颗感恩之心。一个懂得感恩的孩子,是一个家最重要的财富。

一个懂得感恩的孩子如何养,父母做好这三点:

1. 舍得用孩子,舍得让孩子吃苦,适当事后父母懂得放手

人生是一场充斥着各种各样体验的旅行,酸甜苦辣都是人生的一部分,蜜罐里泡大的孩子,很难能身有体会了解父母养育不易,父母更不可能保护他一辈子,终有一天孩子要自己出去闯荡生活。适当放手让孩子尝试一下苦的味道,孩子才会更早懂得珍惜,更加努力。父母留的汗水需要孩子看到。

2.家庭是最好的培育之地,父母先做好表率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是父母的镜子,有样学样。所以在家父母照顾好老人,一家其乐融融,养育出的孩子一定格外温润识大体,自信大度,家庭意识感强,懂得珍惜更懂得感恩。

3.家庭需要仪式感

日本文化这点做的很好,吃饭前双手合十,口喊“我开吃了”,对食物充满敬意和感谢之情,使吃饭这件事更有仪式感,对于物品的爱惜融入在日本日常文化中。

日常生活需要有仪式感,使用完物品,把物品擦的干净存放是一种仪式;饭前向父母道谢,离开饭桌向长辈们打招呼告知是一种仪式;温柔对待自己的玩具爱惜这也是仪式。这个动作虽简单,长此以往会养成一种习惯,融入思想中。尊重,爱惜,知足便容易产生感恩。

希望我们的孩子都是一个内心充满阳光,知足常乐,懂得欣赏和感恩的孩子,这样的孩子更容易宽心,感知幸福度更加敏锐,比较容易快乐。

芸芸高级育婴师,专注于孩子早教、幼儿护理、宝宝心理发育、亲子成长等多领域。从备孕到孕期,到宝宝平安降落,芸芸一路伴您和宝贝一起成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