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5月4日,申花首场蓝白争霸赛如期举行,来自上海市中山医院的吴平先生、来自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的伍婵娟护士、来自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的胡佳颖护士三位不久前曾驰援武汉的申花球迷受邀来到了现场,担任这场比赛的开球嘉宾。

其中,吴平和伍婵娟两位援鄂医疗队成员都曾在抗疫期间接受本报专访,向读者们讲述他们在武汉一线的所见所闻。近日,本报记者再次对这两位球迷进行了回访,听听他们讲述自己与这场蓝白争霸赛背后的故事。

上海援鄂医疗队吴平:康桥观赛,是北看台体会不到的

从武汉回到上海,吴平在14天隔离期满后便直接回到中山医院上班了,作为医院总务处的一名工作人员,他的工作没有一线医护人员那么紧张,可支配的进度也相对自由些。

没有多做休整,径直回到工作岗位上,吴平的另一个考虑是为自己的同事们减轻负担,毕竟自从春节以来,中山医院后勤处也面临了很多防疫重任,大多数留守在上海后方的同事也很久都没有好好休息,同时还需要承担他平日所负责的工作,因此吴平心里唯一的念头是早点回到工作岗位,好让长时间连轴转的同事们能稍微喘一口气。

“频频收获惊喜,感谢申花公益”

2月的时候,吴平作为中山医院第四批援鄂医疗队成员,和其他135名同事一起奔赴了武汉,其中有30名医生和100名护士,分别来自重症医学科、呼吸科、传染病科、护理等各个科室,而吴平则是六位随队的行政后勤人员之一。

上海援鄂医疗队吴平:康桥观赛,是北看台体会不到的

在武汉的时候,吴平的主要任务是确保每天给医疗团队的物资分发到位,在他看来,这样的后勤工作远不及病房里的医生和护士所面对的那样艰巨。当看到不少平日相熟的同事,尤其是原本非常爱美的小姑娘脸上被口罩和护目镜勒出一道又一道的血印子,吴平更坚定了自己的想法。尽管所有身处抗疫一线的同事所承担的工作强度和危险性都远远超过平时,但他们却没有一个人出声抱怨,自始至终齐心协力,唯一的念头就是治病救人,击退新冠肺炎疫情,这样的氛围也令吴平感慨不已。

有些时候,在空空荡荡的武汉街头,吴平会想象当这里重燃起生机,会是怎样一幅热闹景象。他暗自许下了一个心愿,作为一名10年的申花球迷,他希望自己未来能完成一次前往武汉客场的远征,在这座城市的街头好好走一走。

圆满结束驰援武汉的任务后,吴平也收到了几份意料之外的惊喜,这些惊喜都来自他所热爱的足球俱乐部——申花。先是有工作人员联系他,邀请他参与俱乐部公益特别栏目的录制,和王赟、于涛、李帅、莫雷诺等教练、球员视频连线,直接对话。

上海援鄂医疗队吴平:康桥观赛,是北看台体会不到的

不久之后,俱乐部代表又来到了吴平的工作单位中山医院,向医院赠送了申花队旗和全队签名的足球,还向吴平赠送了一件莫雷诺球衣。而在此之前,申花也听闻了吴平的心愿,邀请以他为代表的援鄂球迷在赛季开始后和球队一道前往武汉客场,来一次特殊的故地重游。

“康桥观赛,是北看台体会不到的”

如今的吴平,生活已经回归了正常轨道,除了迫切地想去虹口看球,其他前些日子曾期待过的事情,他基本都已经做过了。不过,虽说中超联赛停摆至今,但去现场看球的愿望,申花竟也以另一种形式帮他实现了。

上海援鄂医疗队吴平:康桥观赛,是北看台体会不到的

在5月4日的首场蓝白争霸赛前,吴平作为援鄂球迷代表之一,担任了比赛的开球嘉宾,同时与球队主教练、俱乐部的管理人员等一道坐在主席台上看完了整场比赛。

“这次担任开球嘉宾,我觉得非常荣幸,因为我既有援鄂医疗队队员的身份,还有申花球迷的身份。”吴平说,“这两个身份都令我感到骄傲和自豪,因此能参与到蓝白争霸赛中,我真的很开心。”

第一次在主席台上看比赛,吴平觉得很新鲜,他已经习惯了平时在北看台和其他球迷一起狂欢的氛围,坐在全员冷静观赛的主席台上,他反而有些拘束。不过,主席台的全景视角还是令他回味不已,“很难得能有机会对比赛进行一次立体的观察,这是平时在北看台体会不到的。”

上海援鄂医疗队吴平:康桥观赛,是北看台体会不到的

用吴平的话来说,蓝白争霸赛解了他没球看的“燃眉之急”,他感谢俱乐部能在当下的赛事空当期组织三场电视转播的队内赛以满足球迷观赛的需求。但在吴平心里,他更感谢的是俱乐部近两年在公益事业方面的举措。

“这次疫情期间,俱乐部不仅关心我们援鄂球迷,也向留守在上海抗疫一线的工作人员送上了温暖。”吴平赞叹道,“这两年我们能很清晰地感受到,俱乐部不单在球队成绩上有了一些想法,还很热心社会公益。申花这个20多年的上海‘品牌’,确实已经承担起了一定的社会责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