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統,一個直接導致了蜀漢集團由盛轉衰的重要人物,也由於他的去世,產生了一系列的蝴蝶效應。爲什麼這麼形容呢?因爲如果龐統沒有在落鳳坡去世,那麼劉備就不會讓諸葛亮等人入川,那麼荊州也不會丟失,關羽也不會兵敗身亡。如果關羽不死,那麼劉備與張飛也不會死,由於他一個人的去世給後來造成了許多影響,說他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人物一點也不過分。作爲與諸葛亮齊名的龐統是否虛有其名?接下來爲大家揭祕。

01龐統的意外去世,直接導致荊州丟失

龐統的意外去世,怎麼看都是劉備集團一次巨大的損失,甚至直接影響到了後面的蜀國的發展。龐統去世之前,劉備早早的拿下了荊南四郡。隨後劉備帶領龐統與魏延等人打算一鼓作氣拿下西川,讓自己的實力更強大。如果順利拿下了西川的話,那麼劉備就完全實現了諸葛亮爲他謀劃的隆中戰略。可惜誰也沒有料到,龐統的去世,直接打亂了蜀漢的戰略部署,對後來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臥龍鳳雛

隨後劉備馬上令諸葛亮,張飛和趙雲趕往西川支援,只留了關羽一個人留守荊州大本營,後面的故事大家也知道了,關羽兵敗身亡,荊州丟失。這都是龐統去世引起的連鎖反應。如果龐統沒有在落鳳坡身亡?那麼劉備手下的被埋沒的大將魏延就會被重用。讓他有更多的發揮空間。因爲魏延這個確實是個被埋沒的大將。

魏延受到重用的前提就是諸葛亮在荊州,然後跟着在劉備身邊的龐統。首先,諸葛亮與龐統一個人稱臥龍,一個人稱鳳雛。兩個人的綜合實力不相上下。有些人就要說龐統的內政不行了,其實我們從他半日之內就將幾個月的工作做完足以看出龐統的內政能力還是很不錯的,其實相對於諸葛亮軍事與爲人過度謹慎。軍事上劉備還是比較喜歡龐統的。


 龐統向劉備獻策

諸葛亮強就在他的外交能力,當時荊州是劉備的大本營。而荊州又屬於戰略要地,就需要多和東吳溝通交流的,所以如果諸葛亮在荊州,沒有如初入川,那麼荊州萬萬不會丟失。我們再來看看魏延,在歷史上魏延的結局特別慘,而諸葛亮也不太喜歡他這個人,關係自然好不到哪去。但是他和龐統的關係還是不錯的,他們兩個人都喜歡在軍事上出奇制勝,都喜歡冒險,勇於創新。

如果龐統不死,那麼劉備手裏就會有三大軍師,荊州由諸葛亮鎮守。而劉備帶着龐統與法正,那麼劉備就沒有後來的兵敗夷陵,託孤白帝城,可惜的是龐統與法正都英年早逝,只剩下諸葛亮一個人獨木難支。


落鳳坡,鳳雛隕落

02 臥龍和鳳雛,兩人真的可以齊名嗎?

其實當時司馬徽在推薦諸葛亮和龐統時,對劉備說:臥龍與鳳雛兩個人,只要能夠得到其中一個,那麼平定中原指日可待。還

把諸葛亮一個二十七歲的年輕人,比喻成了姜子牙與張良了。說着劉備他特別的心動,也看到了自己匡扶漢室天下的救星,於是就三次拜訪諸葛亮,希望諸葛亮能夠出山幫助自己,最後他成功了。


隆中對策

其實諸葛亮在跟隨劉備出山的時候,水鏡還說了這一番話:

孔明雖得其主,未得其時。

這句話也訴說了諸葛亮的一生,儘管諸葛亮兢兢業業,盡心竭力的幫助劉備匡扶漢室,可惜逆天而行。諸葛亮的一生命運也就這樣了。而鳳雛龐統還沒有開始大展自己的才華抱負,就在落鳳坡去世了,實在令人惋惜。後人多數人都稱讚諸葛亮,但是少有人誇龐統。如果龐統沒有去世,那麼他和諸葛亮一內一外,必定可以闖出一番事業。


水鏡先生

總結 魏延和龐統志趣相投  軍事上互相成就

爲什麼會說他們兩個人志趣相投呢?因爲兩個人在軍事上都有相同點,那就是同樣敢於出奇招用兵大膽。我們來看看龐統,當時劉備剛剛到達益州和劉璋見面的時候,在別人的地盤上,龐統就敢向劉備提出鴻門宴,清劉璋來赴宴,然後趁機暗殺掉劉璋,在劉備拒絕後,自己擅作主張導演了一出鴻門宴,讓魏延舞劍助興,趁機殺掉劉璋。

而魏延呢?我們也知道他很有膽氣,用兵也同樣喜歡冒險和大膽,在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時候我們就可以看出,那個時候魏延提出了著名的子午谷奇謀,可惜諸葛亮一生謹慎,沒有采納。先不說成功與否,至少也需要嘗試一下,萬一成功了呢?至少在當時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

龐統與魏延這一對搭檔就好比諸葛亮和趙雲。諸葛亮鎮守荊州,龐統幫助劉備拿下西川后那麼肯定名聲大噪,肯定也會對魏延刮目相看,重用魏延,那麼統一三國也未嘗不可。

大家如果喜歡記得關注北陌南生哦,每天給大家帶來一點歷史趣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