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是麥家的噩夢。他總是一個人,自卑而敏感。在麥家老師印象裏:他總是有點受人欺負,很自卑,不敢抬起頭來做人。但膽子小的麥家,也有英勇一面,在他12歲時,有幾個同學辱罵麥家的父親,他氣不過,和同學打了起來。

電影《風聲》劇照

父親知道後,不分青紅皁白扇了麥家兩個大耳光,毒打了他一頓。這件事後,麥家恨極了父親,恨極了故鄉,他形容當時的自己:「在家裏,我像笤帚一樣任人使喚,卻無聲無息;出了門,我像只流浪狗一樣,總是縮着身子,耷着腦袋,貼着牆邊走路。」

麥家一直想逃離家鄉,1981年高考,他考到了離家很遠的軍工學院。此後,麥家在外求學、打拼,寫書創作,後憑藉《暗算》獲得茅盾文學獎,聲名大噪。麥家拒絕回到家鄉工作,而是選擇在外漂泊。

麥家在外漂泊了十七年之久,在這十七年中,他再沒開口叫過一句“父親”。

麥家

麥家和父親的冷戰結束於2004年,這年,年老的父親摔倒,麥家第一次爲父親回家,主動緩解和父親的關係。

他每個月給父親打電話,還答應帶他去旅遊,去東南西北幾個大城市看一看。然而,子欲養而親不待,只去過北京和上海,父親就病倒了。

2008年麥家在汶川走訪災區時,一路所見又觸動了他:父親已經81歲了,兩人的時間實在爲數不多了。麥家用最快的速度回到父親身邊,陪伴他度過最後時光。然而當他回去時,父親已經認不出自己了:父親患上了阿爾茲海默症。

麥家

在之後的幾年裏,麥家儘可能抽出時間,多陪伴父親,然而父親始終沒有清醒,麥家的懺悔和道歉也沒有機會說出口,變成了永遠的遺憾。

2011年父親去世,再加上作品創作不順,麥家陷入了巨大的痛苦裏,在之後三年,他停筆不再寫作。

這之後,麥家經過8年沉澱,用5年的時光,打磨出了這部《人生海海》:這一次,麥家依然寫人性,但不同以往,他寫的不再是諜戰英雄、刀光劍影,而是回到故鄉,那個悽慘童年,直面自己一再逃避的父親。這是一本看了會帶來勇氣和力量,讓人直面生活的書。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說:“這本書,麥家寫得很用心,花力氣,十八般武藝都施展出來,看得我興奮,既熱鬧好看,眼花繚亂的,也暗藏機關門道。”王家衛說,麥家很了不起,這本書是一副精巧詭祕的地圖。

莫言

董卿看了後,不禁落下淚來說:“麥家的身上永遠有一種旁觀者的氣質,一旦他開了口,他的語言就是那麼的精準。如果用一句詩來形容我讀完《人生海海》的感受,那就是“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人生海海,時間終將讓一切和解”。

董卿

《人生海海》記述了一個英雄在時代中穿行,經歷沉浮的一生。離奇的故事,緊湊的情節,看着讓人慾罷不能,在經歷人生種種的無奈、消磨、罪過之後,“人生海海”不是一句單純的感嘆,更意味着一種深邃的英雄情懷。生命固然殘忍,但也有時間帶來的仁慈。

“人生海海”取自閩南方言,原意爲“人生像大海一樣變幻不定、起落浮沉,但總還是要好好地活下去。”麥家對這個詞做了更深一層的解讀:“既然每個人都跑不掉逃不開,那不如去愛上生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