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可谓“成也萧何败萧何”李密成功上位,却失了大义,自古讲究“兵出有名”,篡位还讲究一个“自愿禅让”,明面上还得善待“被禅让”的皇帝,可这么明晃晃的争权夺位,使得原本百战百胜的瓦岗军失去了信念,农民起义军本来出自乌合之众,自古都是义气为先,讲究的是江湖道义,没有正规系统的军队理念,所以李密篡位之后的瓦岗寨迅速从“百战百胜”变成了“屡战屡败”,终究被王世充所灭。瓦岗寨义军创始人翟让,原来是东郡法曹,符合农民起义军领袖出自小公务员这一历史传统,加上武功高强,胆略过人,其创建的瓦岗义军虽然出自乌合之众,但迅速蔓延,来附者迅速达到万人规模,大胜荥阳,并在洛阳之战占尽优势,风头仅次于直取长安的李渊。

隋朝末年,烽烟四起,给当世的百姓带来的是灾难,给后世留下的是数不尽的风流人物。

半路杀出个程咬金

《说唐》《兴唐传》等等流传世间的传说中都离不开瓦岗寨群雄一词。“关公战秦琼”中的门神秦琼,三板斧程咬金,一代名相魏征,徐茂公,单雄信等等都是出自瓦岗寨,这一隋末三大义军之一。与另外两路起义军,河北的窦建德,江淮的杜伏威相比,瓦岗寨还是最为强大的一支,并且大唐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中,瓦岗寨出生的就占了五席,能与李唐皇族外戚,起兵元老这两大势力并驾齐驱,可以想象,瓦岗寨中的英雄果真是能力不凡!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瓦岗寨义军创始人翟让,原来是东郡法曹,符合农民起义军领袖出自小公务员这一历史传统,加上武功高强,胆略过人,其创建的瓦岗义军虽然出自乌合之众,但迅速蔓延,来附者迅速达到万人规模,大胜荥阳,并在洛阳之战占尽优势,风头仅次于直取长安的李渊。

可是如同大多数农民起义首领一样,翟让见识不足,最终养虎为患,瓦岗寨首领易主,与水浒中的晁盖与宋江及其类似。

瓦岗寨

李密就是翟让所养的“虎”,李密,出生辽东李氏,高门世族,也算的上是四世三公的家族,从新文武双全,志向高远。也许是丛生就有远大的报复,有一颗不甘平凡的心,年少袭蒲山郡公爵位的李密与当时权臣越国公杨素之子杨玄感相交甚厚,大业九年(613年)杨玄感起兵造反,最终功败垂成,李密逃亡隐居。

禅让

知道大业十二年(616年)被瓦岗寨的翟让所抓捕,后来因为李密过人的见识与才华,反得其信任,数次立下大功,为瓦岗寨的壮大可谓是功不可没。可也正是因为如此,“功高震主”,李密功劳越大,越显首领翟让的平凡,这本身是一个无解的难题,一山不容二虎,自古至今,都是不变的真理。

内斗是不可避免的,翟让的失败也是无法挽回的,翟让经营瓦岗寨数年,最终还是为李密做了嫁衣,一场鸿门宴,让瓦岗寨变了天。

可谓“成也萧何败萧何”李密成功上位,却失了大义,自古讲究“兵出有名”,篡位还讲究一个“自愿禅让”,明面上还得善待“被禅让”的皇帝,可这么明晃晃的争权夺位,使得原本百战百胜的瓦岗军失去了信念,农民起义军本来出自乌合之众,自古都是义气为先,讲究的是江湖道义,没有正规系统的军队理念,所以李密篡位之后的瓦岗寨迅速从“百战百胜”变成了“屡战屡败”,终究被王世充所灭。

李密剧照

“狗改不了吃屎”无论是自愿还是被逼,大部分有过以下犯上,造反过的人,很容易二次叛变,也许是自己没有安全感,觉得遭君主所忌,也许是君主本身忌惮,所以逼得造反。如汉初三大名将的英布,本来是项羽麾下,后来叛楚归汉,最终却还是死于反叛兵败。李密依然逃不出这个棋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