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网友们纷纷表示反对老师将这种“饭圈文化”带进课堂的行为,大多数人都认为老师实在不应该带领小学生们做这些事情,既然以老师自称,就要遵守职业规范和行业要求,更何况老师一直都是学生成长时树立三观的重要影响者,强行让分辨能力不足的孩子做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情,违背了“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的职责。近日,一个“宿迁市老师组织学生为明星应援”的视频在网上曝光,视频里的两位老师在教室里组织全班小学生给某位明星喊口号加油,还跳起了明星歌曲的舞蹈,虽然孩子们看起来玩得十分开心,但是在社会引起了极大的争议和担忧。

原标题:课堂上搞“粉丝应援”?“明星”进校园屡见不鲜,如何引导孩子正确“追星”?

近日,一个“宿迁市老师组织学生为明星应援”的视频在网上曝光,视频里的两位老师在教室里组织全班小学生给某位明星喊口号加油,还跳起了明星歌曲的舞蹈,虽然孩子们看起来玩得十分开心,但是在社会引起了极大的争议和担忧。

图源:中国历史研究院微博截图

视频播放后短短一天,宿迁市教育局就收到了来自多方的投诉,目前教育局已对此事进行了调查,当事教师已经受到处理。

图源:扬子晚报微博截图

无独有偶,近日河南夏邑一网友曝光曾有幼儿园老师组织小朋友应援明星。经查事情发生在2017年,教师早已被辞退,该幼儿园之前也已经因为办学条件不达标而被取消资质。

图源:中国新闻周刊微博截图

网友们纷纷表示反对老师将这种“饭圈文化”带进课堂的行为,大多数人都认为老师实在不应该带领小学生们做这些事情,既然以老师自称,就要遵守职业规范和行业要求,更何况老师一直都是学生成长时树立三观的重要影响者,强行让分辨能力不足的孩子做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情,违背了“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的职责。

目前这些老师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教学行为,也受到了相应的处罚。社会各界对于“饭圈”文化进入校园,也有非常多严肃的批评。我们也坚决反对一些老师为了个人爱好而做出“越界行为”,组织学生为自己的偶像应援。

合理使用“明星”促进师生关系

在讨论这些事件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有网友从“师生相处”的角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随着国家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90后”“00后”“10后”伴随着互联网而生,从小开始就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多元、个性的文化。孩子们的生活更精彩,精神文化更丰富,个性不再被压抑,对于国家、社会和家庭来说是好事,这说明我们的未来是充满活力和朝气的。

为了跟学生们更好的交流,培养融洽的师生关系。老师们也是想尽了一切办法,其中关注学生的爱好就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方法。

动漫、游戏、影视、歌舞......网络时代,各种各样的圈子都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扩大,学生群体自然也避免不了被影响。现在的孩子普遍见多识广,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爱好。所以如果老师还是像以前那样单调地在课堂上教书讲课,就会很难吸引学生的兴趣,也不利于和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况且大多时候课业相对其他爱好都是很枯燥的,有些学生甚至会对老师和学校产生抵触心理。

这种时候,用更吸引学生的事情作为纽带,将教学与兴趣融合,就能够更快地被学生接受。所以这两年经常会看到一个话题“90后老师的专属教学”。当“90后”成了老师后,学生们喜闻乐见的表情包、流行歌舞等被带进了课堂,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活泼。当年的“熊孩子”成了老师,妥妥地把现在的“熊孩子”吸引到自己的课堂上。

图源:新浪微博截图

事实上,我们也经常看到为了增加学习的趣味性,“明星”也在以各种各样的形式走进学生的课堂和学习

其实这样的做法也可以理解,明星,尤其是娱乐明星在社会中关注度最大。以学生感兴趣的明星话题切入课堂教学,可以很好地吸引学生兴趣,拉近师生关系。

但是凡事都有度,如果只是流于形式吸引学生,而不全盘考虑其他的不良影响,那么这种做法就是失职的,不仅突破了职业规范,也违背了教师的职业道德,更不利于学生的教育和成长。

正确引导“追星”,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

青少年价值观培养关乎民族未来,如今的时代发展迅速,中小学生成为追星粉丝团体中的重要成员,这是一种难以阻止的趋势,也成为青少年教育时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如果还是单纯停留在讨论“应不应该追星”已经不现实了,我们更重要的是要思考“孩子应该怎么追星”,要思考如何利用优秀明星的模范作用向学生传递正能量,如何教导孩子认清网络与现实的差距,理性看待明星和自我。这需要社会、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努力,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家长在孩子“追星”这件事上应该怎么做。

首先家长要明确的是,“追星”本身并不是一件错误的事情。从古至今,每一个时代都有追星现象。比如历史上文化繁盛的唐宋时期,人们就开始“追星”了,不过那个时候的明星是像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这样的诗文大家。每当他们又有新的作品时,就会在民间迅速流传,并引起一众文人学子的效仿。而且你知道吗?大家耳熟能详的《赠汪伦》,其实也与追星有关,汪伦是李白的真爱粉,有一次他知道李白路过安徽,就邀请李白去看桃花。李白应邀前往,临别时留下了千古名篇《赠汪伦》。可以说唐宋的文化繁荣,一定程度上也离不开人们的“追星”行为。

不少家长也有类似的经历,在人生的某个时刻受到明星或者偶像的影响,比如看了科学家的故事而选择了从事科研事业,比如因为某个体育明星而爱上了一项运动,甚至在自己失意难过的时候,从明星的经历里找到了坚持下去的力量......大到影响一个人的事业,小到抚平内心的失落,积极的明星作用可以给人带来许多正能量!

因此,家长要让孩子看到更多类型的正能量明星,丰富自己的精神文化追求

提到明星,别说孩子了,就是很多成年人,第一反应也都是影视音等娱乐行业的明星,而忽视了其他行业的明星人物。这也是这几年国家一直在引导和宣传的一个重点,让更多隐藏在社会中的“行业明星”走向台前。比如央视的《开学第一课》和《开讲啦》等节目,都会邀请各行各业的正能量人物分享自己的精彩故事,这里面有科学家、艺术家、军人、医生、运动员、道德模范......其实他们都是“明星”。要让孩子知道这个世界不只有舞台上光鲜亮丽的明星,更有许许多多无私奉献的行业明星,而我们社会的发展更是离不开后者。

对于一些过度追星的现象,家长也不要直接采取“堵”的方式。

青少年正处于叛逆时期,如果这个时候周围人直接“否定”他的喜好,会让他产生强烈的抵触心理,甚至对生活产生负面情绪。因此家长跟孩子沟通也要讲究技巧,可以聊聊他为什么喜欢这个明星,抱着学习的心态,孩子也会很乐意和家长分享他的追星经历。在了解了孩子的心里想法之后,家长就可以有针对性的引导孩子。如果孩子被明星的才艺吸引,就可以鼓励孩子培养自己的兴趣;如果孩子是“随大流”追星,就要给孩子提供更多的机会去了解外面的世界,丰富孩子的内心世界;如果孩子因为偶像的经历被感动,那就更要鼓励孩子学习偶像的正能量,在自己的生活中也积极面对......

其实孩子追星,从侧面也反映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家长要合理地利用孩子的心理,帮助他们树立更加正确的三观,过好自己的人生。

对于学生教育和“追星”问题,各位老师和家长有哪些好的经验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声明:文章部分内容整理自中国历史研究院、扬子晚报、中国新闻周刊、凤凰网娱乐、新浪微博等网络平台,天星教育尊重一切形式的版权,如存在版权问题,请随时联系管理员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