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也是为什么即使家长在游泳池陪同,大人疏忽大意也会发生孩子溺水身亡的悲剧。4月18日下午,广西南宁石埠街道老口村3名学生在池塘玩耍时不慎溺亡,池塘距离几名溺水孩子的家不到200米。

原标题:高温来袭,它正成为威胁孩子健康的头号“杀手”!家长一定要警惕

夏天是真的来了,不信你看全国天气预报地图,那上面又是红彤彤的一片......

话说,当高温蒸煮模式逐渐变成了日常,消暑降温也就成为了一种渴望,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去玩水游泳图凉快,浸泡在凉凉的清水里,整个人都觉得舒服多了......

然而,安逸的周围也许正暗藏危险,如果在水里玩耍时放松警惕,“溺水”就会很容易发生。据统计,每年全球都有超过370000例溺亡事件,而夏季酷暑难耐,溺水事故也进入危险期、易发期、高发期!

近期多起学生溺亡,教育部专门下发预警

近期,我国就有多地分别发生多起学生溺水事件,多名学生溺亡。仅5月29日和30日短短两天,就有多起溺亡事故,真是触目惊心!!

5月29日,吉林省榆树市八号镇两名初三学生,鱼塘游泳溺水后身亡。
5月30日下午,河南新乡市封丘县潘店镇大岸村申庄排内两名男孩不幸溺水身亡。
5月30日下午,江西瑞金市沙洲坝杉山村石湾塘有4名少年玩水,其中1名溺亡。
5月30日,四川宜宾,金沙江支流屏山县境内,6名少年私自下河,其中两两名14岁少年失足溺亡。
5月30日上午11时许,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黄排村林溪河中发生了一起落水失踪事件,一名6岁男童在河边游玩时,不慎落入水中被流水冲走……

伴随着高温而来的未成年溺亡事件高发期,教育部专门下发了2号预警:

图源:教育部官网截图

小编在这里也要郑重提醒广大家长和同学们——

溺水,已成为孩子的头号杀手,防溺水教育已刻不容缓!如果总觉得听过了、知道了,就掉以轻心、懒得重复花时间关注,那就是对生命的不负责任!

多看一篇科普知识,多一种给孩子警醒的方法

01牢记防溺水“六不准”

02认识野外水域

野泳危险重重:淤泥水草缠身难逃;水域大人少难救援;水上平静水下暗流;温度大变腿脚抽筋;深浅多变地形复杂;水质不净易染皮肤病;盲目自信警惕性差……

所以一定要到正规的游泳馆游泳!

03警惕防溺水知识误区

很多防溺水的宣传中知识,都有一些误区。长篇大论讲解的自救知识,并不具备实际操作意义,反而给了未成年侥幸心理,让他们觉得万一溺水了,是有补救措施的

所以,防溺水知识中的误区一定要高度警惕!!

  • 误区一

首先,影视作品里大声呼救的场面是不存在的。

呼救时水就会呛入气管,陷入“喉痉挛”,关闭呼吸道。这种情况下,大声呼救根本无法实现,溺亡之前通常是无声的无助挣扎,想想那个过程有多绝望!

这也是为什么即使家长在游泳池陪同,大人疏忽大意也会发生孩子溺水身亡的悲剧。

其次,自行缓解抽筋难度更大。

入水抽筋通常是没有做好热身导致的,温度差异下的肌肉痉挛加上溺水状态下的紧张慌乱,自己潜水扳脚趾完全就是特效功夫片,不是孩子们的安全日常。

让孩子花时间学会缓解抽筋,不如直接告诉他们“不做热身准备下水,等同于送命”来的有效直接

  • 误区二

直接入水救人,很有可能就会陷入溺水者的同样困境——仓促入水导致抽筋,或者因体力不支造成溺水。

会游泳和能救人是两码事,对于未成年来说,体力不足、经验不足,下水救人是风险最大、成功率最小的选择。正确的做法是第一时间求助附近的大人,再报警求助或求助附近的救援队!千万不要盲目下水,扩大悲剧!!

危险到底离孩子有多远?当我们重视它时,它离得很远。当我们忽视它时,它离得很近,来得猝不及防。

也许有时候家长觉得,孩子就在家门口玩水,离得近且水浅,就不会有事,但意外的发生,总是那么突然残酷:

4月18日下午,广西南宁石埠街道老口村3名学生在池塘玩耍时不慎溺亡,池塘距离几名溺水孩子的家不到200米。遇难学生家属表示,自己的孩子不游泳。据悉池塘水最深处约1.5米,水浅的地方还不到膝盖……

我们对孩子的一点点疏忽,都可能给家庭带来沉重的伤害。给孩子做安全教育的时候,请您耐心一点,简单粗暴地说“不”,很难让孩子牢记在心。不妨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选择正确恰当的方式。

最后,小编再次提醒:安全关系到每一个家庭的幸福,请各位家长务必看管好孩子,告诉孩子,天气再热,也不能拿生命贪凉!

声明:文章综合整理自网络,天星教育尊重一切形式的版权,如存在文章/图片/音视频等资源使用不当的情况,请随时联系管理员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