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所工作人员开展人民调解工作

□河南法制报记者董景娅/文图

作为司法行政系统的基层单位,司法所“一肩挑多职”,承担着法治宣传教育、人民调解、提供公共法律服务、社区矫正、安置帮教、推进基层法治建设等重要职责。

2018年,我省吹响全面加强司法所建设的号角。三年行动方案、星级规范化司法所建设、全省统一招录司法所公务员……一系列举措如一场场及时雨,切中当前制约我省司法所工作的痛点难点,一步步夯实了我省司法行政工作的根基。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如今,全省司法所工作人员高歌猛进,成了推进基层依法治理和服务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主力军。

A

创星级助推司法所提档升级

扎根基层10余年,渑池县仰韶司法所所长李西岳感触颇多。“那时候,我们在一间破旧的民房里办公,条件简陋,办公用品不齐全,群众来办事经常找不到门……”回忆起当年的办公环境,李西岳直言“太差了”。

如今,坐在焕然一新的两层办公小楼里,穿着三门峡市司法局统一配发的制服,李西岳心里很敞亮:“现在的办公条件和办公人员配置,放在以前那是不敢想的,我们干劲儿更足了!”2019年,仰韶司法所被命名为全省首批“五星规范化司法所”。

开展星级规范化司法所建设是省司法厅全面加强司法所工作、加强基层基础建设的重要抓手。2019年6月,省司法厅决定在全省开展星级规范化司法所建设三年行动,在三年内把全省司法所全部建成三星以上规范化司法所。

三年行动开展以来,全省各级司法行政机关按照《河南省司法厅关于开展星级规范化司法所建设的通知》要求,统一司法所外观标识,规范工作制度,所容所貌焕然一新,80%以上的五星规范化司法所配备业务用车,促进了司法所整体提档升级。

“星级规范化司法所创建助推了基层‘老大难’问题的解决,初步形成了司法所‘有人干事、有钱办事、有为有位’的局面,起到了凝聚人心、提振士气的作用。”省司法厅基层处负责人介绍。

B

硬内核让专业人干专业事

今年1月13日上午,包括王婷在内的17名公共法律服务专职工作人员奔赴清丰县各个乡镇司法所开展工作。他们是清丰县第一批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为司法所配备的法务专职。

按照安排,王婷来到了清丰县司法局马庄桥司法所。具有法律本科学历的她,在该所所长申惠琪的眼里,代表着全所公共法律服务工作提档升级。

“目前,我们所一共有8名工作人员,包括1名社工、1名法务专职和3名专职人民调解员,分别负责社区矫正、公共法律服务和人民调解工作。”申惠琪说。如今,她有了更多时间去谋划司法所的整体工作。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当前,制约我省司法所发展最核心的问题是人员紧缺。2019年11月4日,我省发布《河南省2019年统一考试录用司法所公务员公告》,计划录用800多名司法所公务员,目前笔试已经结束,面试工作正在筹备中。本次考录将充实全省司法所力量,确保每个司法所至少有一名政法专项编制公务员。

同时,我省积极鼓励各地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配备一定数量的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专职社工,为每个司法所配备两名以上专职人民调解员。同时,我省将编制和人员下沉到工作任务重、人员少的乡镇(街道)司法所,使这些司法所的人员配置不少于县(市、区)司法局人员总数的60%,并保证为每个司法所至少配备3名以上正式人员和一定数量的司法辅助人员。

C

强保障全面夯实基层基础

走进永城市司法局高庄司法所,“和”文化元素随处可见。宽敞明亮的办事大厅里,人民调解员、村(居)法律顾问耐心说理释法、化解纠纷,志愿者“见缝插针”忙普法。“窗口化、综合性、一站式”的综合法律服务,赢得百姓啧啧称赞。

高庄司法所现有办公用房于2017年4月建成并投入使用,总投资近100万元,设有接待大厅、调解室、远程视频室、社区矫正宣告室、党建室等功能室,配有中央空调,办公设施一应俱全。

“人民调解员有了自己的办公场所,所里有了专门的调解室。赌气的老乡来了,看到这场景,气就先消去一半。”看着所里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配备齐全的桌椅和电脑,高庄司法所所长洪美涛有股掩饰不住的兴奋。

确保司法所业务用房满足工作需要、功能布局更加完善是我省积极加强司法所保障能力建设的一个举措。目前,我省各地对不能满足业务需要的司法所,采取新建、扩建、置换、购买等方式改造升级,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努力做到“规范办公场所、标识标牌、工作制度和公示内容、规划功能区域”四统一。

2018年11月至12月,省司法厅党委多次组织调研,由厅级干部带队,分别对9个省辖市的84个司法所开展大调研,进一步摸清全省司法所工作状况。省司法厅党委决定,将2019年作为基层基础建设年,2020年为巩固提升年,2021年为全面深化年,集中三年时间,通过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投、政策往基层倾斜,推动形成“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把全省司法所基础打牢。

D

抓服务助力基层依法治理

“全面加强司法所规范化建设,不仅要搞好硬件建设,更要提升业务能力、服务水平等‘软实力’,不断提高司法所服务人民群众、服务中心工作、服务法治建设的能力,全力满足人民群众对新时代司法行政机关的新需求、新期待。”省司法厅厅长申黎明说。

“丁零——丁零——”早上刚过8点,郑州市惠济区京水村公共卫生服务微信群里,“民调专家”兰广军的“疫情知识课堂”开讲了。

“感染了新冠病毒有什么症状?感染途径有哪几种?”每天上午、下午两次,惠济区司法局花园口司法所民调主任兰广军都会把3道拟好的防疫知识题发到群里,引导村民答题互动。

平时调解员,疫期战斗员。疫情发生后,全省8000余名兰广军式的司法所工作人员、15万余名专兼职人民调解员下沉到村(社区)一线,化身“战斗员”“排查员”,累计调解涉企纠纷890余起,有力维护了社会稳定。

疫情防控期间,我省广大人民调解员的出色表现,和平日里我省积极加强人民调解工作的努力是分不开的。近年来,我省充分发挥司法所在预防矛盾、源头治理方面的优势,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实现矛盾纠纷及时就地化解,充分发挥“第一道防线”作用。2019年,全省调解矛盾纠纷81.82万件,调解成功率98%。

随着司法所在参与基层法治建设、调解矛盾纠纷方面作用的日益凸显,“请司法所同志再把把关”“有矛盾找司法所长”已经成为我省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共识。司法所职能的充分发挥,让基层治理在法治的轨道上真正行稳致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