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放慢奔跑的脚步,享受生命的乐趣

享受慢生活的乐趣,是人生智慧的选择

文/芨芨草

现代人的节奏,除了快,还是快:工作快节奏,生活也快节奏。这不,街上的快餐也分外讨俏,就连人们的精神生活,也选择了碎片式的阅读。

果然是匆匆太匆匆!可是,这样匆匆的生活,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是身体的亏耗,是精神的贫乏。人心的浮躁,也带来生活的不稳定感和不安全感。

所以,才会有人在紧张工作一天之后,觉得无所适从,一片空虚。这是因为白天的精神太过紧绷的缘故。而人在这样的快节奏生活下,往往体会不到有质量的生活幸福感。

虽然这是社会的大趋势,但人其实是可以调节自己的生活节奏的。有时候,适当地放慢奔跑的脚步,让自己的身心停一停,享受生命的更多乐趣,也是人生必要的选择。

昆德拉有一本书叫做《慢》,就是告诫人们:慢的生活才有质量。他在书中这样写道:慢的乐趣怎么失传了呢?古时候闲荡的人到哪儿去啦?民歌小调中的游手好闲的英雄,那些漫游在各地磨坊,在露天过夜的流浪汉,都到哪儿去啦?他们随着乡间的小道、草原、林间空地和大自然一起消失了吗?

昆德拉提倡生活需要有自己的态度:轻物质生活,重精神生活,享受生活的“慢乐”。

作家林语堂也提倡慢生活的乐趣:能闲世人之所忙者,方能忙世人之所闲。人莫乐于闲,非无所事事之谓也。闲则能读书,闲则能游名胜,闲则能交益友,闲则能饮酒,闲则能著书。天下之乐,孰大于是?

看来,名人能取得那么大的成就,对于生活的体验也是与众不同。但是实实在在的,慢的生活能够给人带来一个精神上的愉悦。精神上愉悦了,身体也会跟着舒展,健康就会常在。

所以,身体的康健,精神的松紧,都与生活的快慢有着密切的关系。很多时候,我们无法放慢自己的脚步,是因为无法调和生活的节奏,无法调和自己的心态,因此才总是把自己搞得紧张兮兮。

曾经有一位朋友,是外企的高管。白天上班,晚上开会,经常半夜三更喝咖啡,以保持精神的清醒。他说,那时,自己是一根上线的弦,时时准备发出去。并且,三天两头的出差,日夜的颠倒,让他觉得自己的身心都快崩溃了。

然后有一天,他意识到这样的生活再下去,可能自己很快就会生病。于是,他选择了放下,把这种快节奏、高强度的生活放慢脚步。他辞了职,用手里仅有一点积累,带着老婆孩子回到了乡下,建了一个小客栈。

那个地方不是旅游区,但是风景优美,到处能够听见鸡鸭打架。到这里旅游的人不多,但是专门寻去的人倒有一些,所以,他的客栈每天都有人入住。他不在乎人多人少,他只是享受自己在乡下能够看日出日落的美好。

有客人的时候,他会陪着客人聊聊天,聊聊书,也聊聊人生。没有客人的时候,他就躺在院子里的藤椅上看书,甚至,他可以晒着太阳睡个好觉。

孩子从城里转到乡下上学,欢喜得不得了。不用再上什么特长课,还可以和小朋友玩泥沙,她每天玩得不亦乐乎。

老婆开始有点不乐意,但看到父女俩生活得这么开心,也就释然了。在她看来,什么都换不来爱人和亲人欢欣的笑颜。

朋友说,换了种生活方式,就如同过了另一种人生。生命本来就是这样短暂,何苦让自己跑累了身心!人是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的,大多数人之所以愿意奔跑,是因为对于物质的要求过于强烈。

寻找慢生活的乐趣,需要有一颗低物质,低欲望的心,才能享受其中的滋味。如果放不下对于物质的欲望,人是很难愿意去放慢自己的脚步的。

唐伯虎有这样两句诗:万场快乐千场醉,世上闲人地上仙。闲人,就是把一切看淡看开。世上事,本无事。既无事,又何处惹尘埃?

所以,放缓自己的脚步,去细细品味生活,你会发现,生活有很多滋味可以慢慢享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