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生得奇,人人不能離。無色又無味,風起現花紋。刀切切不斷,鉤子鉤不起。

  猜到了嗎?沒錯,這說的就是,水!

  前幾天恰好是第29個全國城市節約用水宣傳週,主題爲“養成節水好習慣,樹立綠色新風尚”。各地通過多種形式開展節水宣傳,推廣節水技術,普及節水知識。咱們就說點節約用水的事情。

  有小夥伴問:我們有三江源、有那麼多江河湖海,水應該足夠用吧?還要怎麼節約?

  其實,形勢並不那麼樂觀。

  湖北省宜昌市秭歸縣吒溪河流域。新華社發

  爲啥要節水

  先看兩個數字:

  ——我國人均水資源量僅爲世界平均水平的1/4;

  ——2/3的城市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問題。

  以廈門爲例,“城在海上,海在城中”是廈門地理特色的生動寫照。但廈門同時又是一座工程性和資源性缺水城市,人均水資源佔有量不足400立方米,近80%的原水依靠市域外調水。

  還有一些原因導致水資源利用緊張。

  比如,城市空間佈局、規模與水資源環境承載能力不相適應的問題仍較突出;

  再如,受全球氣候變化影響,地區間水資源緊缺和分佈不均還在加劇;

  還有,城市市政基礎設施補短板任務依然較重,地下管網歷史欠賬多,供水管網漏損控制和再生水利用水平還有較大提升空間;

  特別是不良用水習慣仍然存在,對水資源緊缺性的認識還不到位,浪費水資源現象時有發生。

  目前,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累計向天津市引調長江水超50億立方米,大約相當於350個西湖的水量,有效緩解了天津市水資源短缺的局面。新華社發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支撐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要素。在水資源利用等方面還有這麼多的挑戰和困難,說明形勢還是比較嚴峻的。因此,對每一個人來說,節約用水是必修課!

  目前節水成效如何

  成效還不錯!

  引江濟淮工程淠河總乾渠鋼渡槽施工現場。引江濟淮工程溝通長江、淮河兩大水系,是我國跨流域、跨省重大戰略性水資源配置和綜合利用工程。新華社發

  經過多年努力,我國城市節水工作也取得了突出成效,緩解了城市水資源的供需矛盾,有力保障了城市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羣衆正常生產生活。

  據統計,與2000年相比,2018年全國城市用水人口增長了103%,但城市年用水總量基本維持在600億立方米左右,僅佔全國用水總量的10%左右,支撐了全國60%的人口和70%以上的GDP。與此同時,城市節水總量逐年增長,城市人均綜合用水量持續下降,城市居民家庭人均生活用水量逐年下降,城市工業用水重複利用量顯著增加,城市再生水利用量大幅提升。

  截至2019年年底,全國共有96個城市創建成爲國家節水型城市,占城市數量的14.3%。國家節水型城市中,建成節水型小區1.2萬餘個、節水型企業和單位2.3萬餘個。

  比如,2019年天津市共創建節水型企業(單位)142家、節水型居民小區280個,創歷史新高。目前,天津16個區全部建成節水型區,累計創建13個節水型行業(系統)。節水型企業單位和居民小區覆蓋率分別達到49.9%和30.7%。

  但是總體看,節約用水還有不小的提升空間。

  怎麼節水

  目前,我國已經採取多種措施推進節約用水。比如,建立城鎮居民用水階梯價格制度及城鎮非居民用水超定額累進加價制度,發揮價格機制在水資源節約、用水需求調節方面的作用,抑制不合理的用水需求。

  太湖風光。新華社發

  各地也根據實際做了大量工作。

  例如,從2014年起,新疆克拉瑪依市逐年開展雨水管網和收集系統建設,將雨水沿管線導入綠化帶、克拉瑪依河、公園,新建雨水收集管線1.8公里,年收集雨水量約11.84萬立方米,達到了利用雨水澆灌綠地及收集儲蓄的節水目標。爲全面推廣節水型器具,克拉瑪依市自2016年起對用水企業(單位)和公共場所全面開展普查工作,開展用水器具銷售市場執法檢查,公共機構和場所節水型器具普及率達100%。

  但是這還不夠,要讓節約用水成爲每個單位、每個家庭、每個人的自覺行動,才能真正有效實現水資源的節約利用。

  在此推薦幾個簡單的小妙招:

  用淘米水洗菜,還能清洗菜上附着的農藥殘留;

  用魚缸換下的水來澆花;

  使用節水型設備;

  洗刷的時候水龍頭不要開得過大。

  留言曬一下你的妙招吧!

  (經濟日報記者:薛志偉 王軼辰 商瑞 耿丹丹統籌:區域工作室 張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