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恒生指數公司5月18日下午宣佈,納入來自大中華區域(內地、香港、澳門及臺灣)的同股不同權公司及第二上市公司至恒生指數及恒生中國企業指數選股範疇,個別成份股比重上限設定爲5%。恒生指數公司表示,超過90%以上的回覆人士支持納入大中華的同股不同權公司至恒指及國指的選股範疇,他們的主要意見認爲,“香港聯交所及監管機構應有足夠措施以保障投資者利益。

原標題:阿里巴巴、小米美團正式納入恒指選股範圍!37億美元資金等待進場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恒生指數公司5月18日下午宣佈,納入來自大中華區域(內地、香港、澳門及臺灣)的同股不同權公司及第二上市公司至恒生指數及恒生中國企業指數選股範疇,個別成份股比重上限設定爲5%。這意味着小米、美團、阿里有望納入恒指。

今年1月中,恒生指數公司針對恒生指數應否納入同股不同權、第二上市公司事宜進行爲期2個月諮詢。諮詢文件涉及的內容包括恒生指數定位﹑同股不同權公司應否被納入恒生指數選股範疇﹑第二上市公司應否被納入恒生指數的選股範疇﹑恒生指數中金融行業比重情況,以及恒生中國企業指數相關事宜。

據悉,此次諮詢共收到來自52家機構的58個回覆,其中資產管理機構共有33個回覆,交易員、企業、學術、協會組織等亦參與了回覆。

恒生指數公司表示,超過90%以上的回覆人士支持納入大中華的同股不同權公司至恒指及國指的選股範疇,他們的主要意見認爲,“香港聯交所及監管機構應有足夠措施以保障投資者利益;有回覆人士認爲同股不同權公司之管理架構有別於傳統公司;對於是否應該限制此等成份股在指數中的比例,市場聲音則不太一致。”

因此,在計算流通股份數目時,所有一股多票的股份將被視爲非流通股份,“除非轉換成一股一票的普通股份,否則一股多票的股份不能在市場交易。”同時,針對成分股的比重,個別同股不同權成份股在恒指及國指中的權重設有5%的比重上限。

同時,針對第二上市是否應該納入恒指及國指的選股範疇,超過92%的回覆人士表示支持。有意見表示“未見主要上市公司及第二上市公司有顯著的風險差異,他們比較關注此類公司的可投資性”。

因此,恒生指數在考慮將相關公司納入指數時,在計算市值時只計算其在香港註冊的股本部份,計算流通股份數目時,由存託人持有作爲海外存託證券之相關香港股本將被視爲當成非流通股份。此外,個別第二上市成份股在恒指及國指中的比重設有5%的比重上限。

摩根大通分析師此前發表報告指出,同股不同權及第二上市公司可獲納入恒指,但預計會以較其自由流通量經調整市值(free float adjusted market cap)折讓的形式進行。

該行預期,阿里巴巴、美團及小米將會受益,並最早於9月20日獲納入,並預測可吸引37億美元被動資金流入這三家公司。

事實上,以市值計算,阿里、小米及美團目前佔港股市場總市值的15%。今年迄今爲止,這三隻個股佔日均交投量及南向交易量的佔比達到7%-8%。(作者:朱麗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