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日報》(上海,研究員 何律衡)訊,週一(18日),就美國商務部針對華爲修改直接產品規則一事,華爲發佈媒體聲明表示,正在對此事件進行全面評估,預計公司業務將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會盡最大努力尋找解決方案,也希望客戶和供應商與華爲一起盡力消除此歧視性規則帶來的不利影響。

聲明發布當天,"華爲2020全球分析師大會"在公司深圳總部舉行,針對該事件,輪值董事長郭平表示,華爲面臨美國"實體清單"影響,"好消息是我們現在還活着。華爲努力保持客戶供應,獲得了絕大多數客戶的理解。"同時,對於事件對公司及產業鏈的影響以及應對措施等,郭平也一一作出了回應。

郭平坦言,自被美國列入"實體清單"一年來,美國實體清單對華爲營收的影響還是很大,去年營收差120億美元。對後續業務的發展,目前還沒有更加清楚的判斷。公司正在努力尋找存活的辦法,"求生存是華爲現在的主題詞",華爲除了集成電路設計之外的能力還不具備。

針對美方的決定,郭平表示,華爲不理解美國爲何要持續加大"實體清單"對華爲的限制,但"好在我們有預案",有信心儘快找到解決辦法。他強調,統一的標準體系對產業發展極其重要,美國搞了太多獨立標準,導致美國無線運營商目前無人是華爲對手。

談及在供應鏈方面的影響,郭平認爲,美國的實體清單,讓有些國家和企業意識到單一供應體系的風險。會有更多的企業像華爲一樣採取多元化的供應策略,來保持業務的穩定性。他表示,雖然美國持續封殺華爲,但華爲不會走向封閉和孤立主義,會堅持全球化、多元化的戰略。他指出,美國封殺華爲,也會損害美國自己的利益。

據郭平透露,2019年華爲向美國公司採購了187億美元。如果美國政府允許,華爲仍然會繼續購買美國公司的產品。同時,公司也會更加關懷和培育其他的供應商,共同成長、共同創新,構建更有競爭力的供應鏈。他呼籲產業界共同努力,確保全球分工體系的供應鏈安全,"華爲對ICT產業仍充滿信心。"

5月15日,美國商務部發布公告,計劃限制華爲使用美國技術和軟件在美國境外設計和製造半導體的能力,對2019年5月17日將華爲納入實體名單進行進一步升級。

中信電子認爲,過去一年華爲在IC設計端已基本實現自研替代或非美供應商切換,而製造端華爲仍高度依賴臺積電,且上游半導體設備、EDA軟件仍被美國廠商壟斷,因而成爲美方重點施壓方向。極端情況下推演,正式條例落地後華爲或將面臨短期斷供,但從國家博弈層面來看中國也將做出一定回應,且華爲自身在存貨等方面做有準備。

中信電子指出,即使後續正式條例落地也並不意味着100%絕對斷供,尚需持續觀察後續進展。整體來看,歷史上美國供應商自制裁開始至恢復對華爲供貨需要大約2個月時間,而華爲自身有一定存貨週期,雖然短期或將面臨一定壓力,但大概率不會導致完全停供。

長期來看,中信電子認爲利好半導體板塊發展。中芯國際作爲國內芯片製造端核心企業,未來承載國內產業鏈自主的重任,其受惠於政策、資金支持將有利於帶動上下游公司共同成長。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