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9日,作为徐显秀、九原岗、水泉梁这三座北朝壁画墓的发掘亲历者,渠传福老师将再次担当起山西博物院的“一号讲解员”,以他近四十年的经历和研究,解读这批珍贵的绘画精品。陈丹青与渠传福两位老师,因为“北朝墓葬壁画”这个共同热爱的话题,联手担当这次直播的“讲解员”,这背后发生了什么故事呢。

还记得《局部》第三季完结的最后,陈丹青留出了不小的篇幅,兴会淋漓地讲述他在山西博物院所看到的「壁上乾坤」展出——

“就在我们的节目将要上线时,千载难逢的机会出现了:山西博物院推出北朝壁画大展,我赶紧跑去瞻拜。

北朝,公元六世纪,早十五世纪文艺复兴九百多年,其中有仪仗图、狩猎图、升天图。

九原岗壁画的资源来自汉文化古老的传说《山海经》,雷公啊,风伯啊,上天入海;珍禽异兽,遍布人间;至于勇猛的弓箭手驰骋狩猎,受惊的战马,当场拉出屎来——

多么生猛,灵动, 神采奕奕!要论兴高采烈,要论飞扬跋扈,这群无名的北朝天才空前绝后、独步世界。

注意,意大利壁画的圣经故事、敦煌壁画的佛教故事是画给俗世的活人看。汉朝、北朝、唐朝的墓室壁画,画给升天的死者。

早于北朝的东晋诗人陶渊明写道:“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意思是墓门关上,一片漆黑。

想想吧,一千四百多年来,没人看过这批伟大的壁画。1979年,娄睿墓壁画出土;2000年,徐显秀墓壁画出土;2008年,水泉梁墓壁画出土;2013年,九原岗墓壁画出土……

现在,听见吗,我们的北朝师傅冲着《局部》第三季齐声叫道:除了拜占庭、意大利、西班牙;除了敦煌、云冈、麦积山,还有我,还有我!”

这次山西博物院之行,让陈丹青收获颇多,直言还要再来一次。于是,就有了5月19日这场网络直播。

明天(5月19日)下午2:00,陈丹青将如约而至博物院壁画展厅,依然是他一贯的独特视角和语言,在线上为更多的观众介绍北朝壁画艺术。

直播主题

「壁上有乾坤,一眼越千年」

时间

5月19日14:00-15:00

主讲人

陈丹青、渠传福

观看直播

新华社客户端

山西博物院微博、抖音账号

主讲人简介

陈丹青,1953年生,画家、文艺评论家、《局部》主讲人。

渠传福,1953年生,山西博物院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东周、北朝历史文化和美术考古。主持发掘徐显秀墓、九原岗墓和水泉梁墓。

直播剧透

画家陈丹青将从世界墓葬壁画艺术的角度出发,带您欣赏独步世界、空前绝后的北朝墓葬壁画。

渠传福,作为三座北朝壁画墓发掘亲历者,将为您解读墓葬背后的考古信息和历史故事。

1)北朝墓葬壁画的重要性及其历史和艺术价值。

2)结合意大利文艺复兴壁画的保护,介绍山西博物院在壁画保护方面的突出贡献。

3)遴选多幅壁画,逐一赏析解读,讨论北齐壁画的意义和价值。

4)观众提问互动( 可在本文下方评论区留言,届时两位老师会现场筛选优质提问进行回答)。

直播背后的故事

陈丹青与渠传福两位老师,因为“北朝墓葬壁画”这个共同热爱的话题,联手担当这次直播的“讲解员”,这背后发生了什么故事呢?

1.

陈丹青,1953年生于上海,其间自习绘画。1978年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深造,1980年毕业留校,1982年定居纽约,自由职业画家。2000年回国,现居北京。

早年作《西藏组画》,近十年作并置系列及书籍静物系列。业余写作,出版文集有《多余的素材》《退步集》《笑谈大先生》《陌生的经验》《张岪与木心》等。

西藏组画之《牧羊人》

佛罗伦萨群像

这场直播酝酿已久。年初,陈老师的艺术节目《局部》第三季上映,一如既往的制作精良,这一回,陈丹青带观众去看文艺复兴时期“最好的湿壁画”。

团队前往意大利辗转月余,寻找散落在各个城镇教堂、宫殿、庄园墙壁上的湿壁画,揭示文艺复兴被大家忽视的一面。

视角独特,语言有趣,其中一集节目中,他说:“我听到成千上万的壁画在叫‘还有我,还有我’,我是替它们说话。”他更愿意选择那些不被熟知的“个案”,给大家带来意外和惊喜。

节目上线时,恰逢山西博物院“壁上乾坤”展出。听闻消息,陈老师来到博物院参观。这是他第一次亲眼看到北朝时期的墓葬壁画原作。

整整一上午他都泡在展厅,如痴如醉仔细观看每一个细节。即便已有团队成员在旁拍摄,他依然举起手机,把看到的精彩“局部”一一记录下来。

正是这次山西博物院之行,让陈丹青老师收获颇多,也一直无法忘怀北朝壁画。于是,便有了5月19日这场网络直播。

2.

说起渠传福老师,要从他最初踏入山西考古圈开始。1982年,刚刚大学毕业的渠传福被分配到太原市文物管理委员会。

当时,娄睿墓发掘结束不久,渠老师接手的第一个工作就是,参与整理娄睿墓发掘文物,这也开启了他与北朝墓葬和壁画长达四十年的不解之缘。

娄睿墓出土文物存放地在太原清雅悠静的白云寺,在此处有考古队的主要成员邓林秀先生、陶正刚先生和王天庥先生,还有张颔先生也在这里办公。

在宛如世外桃源般的寺庙里,触摸尘封千年的文物,向学养深厚的文博大家请教学问,这段经历成为渠老师最美好的职场初体验,至今记忆犹新。关于这段往事,点击渠传福娄睿墓发掘轶闻

1984年,渠老师开始担纲重大考古发掘项目,主持了北齐库狄业墓考古发掘。1987年起,主持太原一电厂春秋—五代墓地发掘,这其中就有春秋晚期晋阳赵卿大墓。

2002年,主持了北齐徐显秀壁画墓的发掘;2008年,主持发掘朔州水泉梁北齐壁画墓;2013年,参与主持发掘忻州九原岗北朝壁画墓。

从而立到古稀,近四十年的考古生涯,一个个大墓的发掘和研究,让渠老师对北朝山西历史文化形成了诸多洞见。1985年,发表论文《东魏北齐晋阳别都略论》,首先提出了晋阳是东魏北齐实际首都的观点,10年后成为学界共识。

娄睿墓和徐显秀墓壁画的发现,即为晋阳汇聚着一流画家的最好证明。……可以说北齐晋阳的画家群体,涵盖了当时所有的绘画风格和流派。

——渠传福《徐显秀墓与北齐晋阳》

九原岗《升天图》的里程碑式的发现,使得《山海经》学界寻找失去的另一半的梦想,有了实现的可能。

——渠传福《图像亡佚考》

今年初,突发的疫情让山西博物院暂时关闭了大门,渠老师也当起了博物院的“网络主播”,在镜头前为公众讲解展厅文物。他深入浅出、游刃有余的讲解风格深得粉丝喜爱。

山西博物院4月15日的直播中,渠老师在“晋国霸业”展厅建鼓座旁边,为大家娓娓道来建鼓在历史上的凝聚人心、鼓舞士气的作用。

由此,他谈到了当前举国上下共同抗疫的这场家园保卫战,说到动情处,渠老师不禁泪目,也让我们感受到文物中所蕴藏的中华民族强大的精神力量。

5月19日,作为徐显秀、九原岗、水泉梁这三座北朝壁画墓的发掘亲历者,渠传福老师将再次担当起山西博物院的“一号讲解员”,以他近四十年的经历和研究,解读这批珍贵的绘画精品。

明天,5月19日下午2:00

山西博物院微博、抖音账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