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解讀|看一座館 讀一座城 走進遂寧市規劃館 縱觀遂寧前世今生

城市規劃在城市發展中起着重要引領作用,考察一個城市首先看規劃,規劃科學是最大的效益,規劃失誤是最大的浪費,規劃折騰是最大的忌諱。

——習近平

編者按

過往千秋,是遂寧馨香的史詩;矚目萬里,是未來可期的畫卷。在遂寧市規劃館4500平方米的展館內,一館窺城。

這個於去年10月開放的年輕展館,是厚重的。承載遂寧厚重歷史,展現遂寧的發展足跡。從大將軍桓溫命名“遂寧”,到巴掌大的“斗城”修建成型;從城市的經脈向南延伸、向西舒展,到一朝之間跨越涪江邁向河東;從以南延北進、東拓西擴的恢宏戰略佈局,到盡擁山水林田湖的無限風光,遂寧規劃,一直催生着城市建設的創造性表達。

記錄遂寧上千年的點滴變遷,呈現遂寧未來的萬里藍圖。以“山水自在清如許,生態優雅養心城”爲主題,秉承“一館窺城,遂寧專屬;科技引領,綠色發展;館景一體,互動親民”三大設計理念的遂寧市規劃館,從規劃角度全方位展示遂寧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一經問世,便成爲遂寧對外交流的形象窗口和公衆參與的重要展示平臺,成爲遂寧又一張名片。

靈性的山水,文明的火花,貫通着遂寧的古今沿革,並在遂寧市規劃館一一得以呈現。

兩山兩水,兩島兩鎮,打造三城相融的西部水都海綿試點,綠色創新,塑造自然呼吸的養心之地;雙聯雙拓、全域開放,鍛造擁抱世界的成渝之心。發掘遂寧特有的“文、綠、水”等城市文化元素,讓遂寧市規劃館跳出“千館一面”的境地,使之在具有展覽館應有的科技感的同時,更深深地打上“遂寧烙印”。

一座展館,讓你邂逅一座城市,認識一座城市,並愛上一座城市。這座城市,名叫遂寧。

從通德大橋東橋頭沿五彩繽紛路往北幾公里,紅花綠樹間,洋溢着現代氣息的遂寧文化中心便映入眼簾。在這片被稱爲“文化地標”“斗城客廳”的建築羣中,有一座靜靜矗立的灰白色建築,線條簡潔而幹練,這就是將遂寧的前世、今生與未來濃縮其中的遂寧市規劃館。

去年國慶前夕,面積4500平方米的遂寧市規劃館和博物館、科技館一同開館迎客,就像探索城市的領路人,帶領每位來訪者在時空變換中感受遂寧的點滴變化。日前,記者再次走進這座奇妙的城市“時光機”,帶你一同探尋遂寧在時代變遷中的獨特魅力。

打造會呼吸的公園式展覽館

遂寧市規劃館是遂寧文化中心“9館1宮1中心”的重要場館之一,位於遂寧市河東新區五彩繽紛北路,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崔愷領銜設計。展館地上建築5層、地下1層,總布展面積約4500平方米。展館以“山水自在清如許,生態優雅養心城”爲主題,秉承“一館窺城,遂寧專屬;科技引領,綠色發展;館景一體,互動親民”三大設計理念,從規劃角度全方位展示遂寧經濟社會發展情況,是遂寧對外交流的形象窗口和公衆參與的重要展示平臺。

三大設計理念

■一館窺城,遂寧專屬

■ 科技引領,綠色發展

■ 館景一體,互動親民

“文、綠、水等元素都是遂寧獨有的城市特色。放眼全國,很多城市都在致力於打造城市規劃展覽館。如何讓遂寧跳出‘千館一面’的境地,使之在具有展覽館應有的科技感的同時,更打上濃濃的‘遂寧烙印’?這正是我們所要求的。”採訪中,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黨委書記、局長李斌如是說。

↑規劃展覽館體現遂寧特色

文是遂寧的底蘊,這裏被譽爲中國觀音文化之鄉、詩酒之鄉、中國曲藝之鄉、書法之鄉;綠是遂寧的底色,通過多年來的努力,遂寧已取得國家生態示範區、全國綠化模範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際花園城市、全球綠色城市、綠色經濟示範城市、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等名片;水是遂寧的靈魂,這裏46條河流相交織,滋潤了遂寧人的生活……

遂寧有文化底蘊、有生態基礎、有發展前景,如何讓規劃展覽館體現出遂寧特色至關重要。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向全國公開徵集展館布展設計方案,通過專家評審、評議打分、市委專題會議等環節,最終從五家國內頂尖布展設計單位中確立了由江蘇華博創意產業有限公司帶來的方案。主創團隊通過長達數月的深入調查與研究,最終敲定遂寧城鄉規劃展覽館採取“一館窺城,遂寧專屬;科技引領,綠色發展;館景一體,互動親民”三大設計理念。

亮點一

特色定製 刻下遂寧印記

以規劃爲主題,卻不侷限於規劃,娓娓講述遂寧的前世、今生和未來。一座展館,可以看見一座城市,遂寧市規劃館內容之豐富、表現手法之新奇,令人驚歎。規劃館內,不僅能看見遂寧千年歷史的發展脈絡,更有遂寧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

↑老城記憶

在遂寧市規劃館,你可以尋找千年來遂寧的發展足跡、人文風情和城建故事。展館帶給大家的不僅是視覺盛宴,更是對遂寧前世今生的再認識,對遂寧未來的再展望。

↑遂寧印記

遂寧市規劃館結構主線以“城市”發展爲明線,以創意構思“上善若水”爲內容暗線,暗合綠色發展之“城水相依”。參觀者從進入展館開始,將沿“涪江”溯流,踏上綠色遂寧“養心”之旅。

其中,”涪江畫卷“呈現遂寧多彩文韻;”遂州風物圖“裏傳承千年民俗;“老城記憶”看到斑駁的故事;“橋見遂寧”見證遂寧橋的演變。規劃演變、鄉村振興、全域旅遊、和諧人居、智創之城……一個個展區圖文並茂地介紹遂寧的城鄉規劃思路、重點區域建設成果及遠景展望、城市設計成果等信息,無不展現遂寧思考和遂寧元素,深深打上“遂寧烙印”。

亮點二

聲電光影 感受流動城市

文化是遂寧市規劃展覽館的精髓。如何把文化通過科技手段呈現在市民眼前,遂寧市規劃館有着獨到的見解。歷史是厚重的,而它在規劃館的呈現是現代的、科技的。

↑光影紀實

在涪江畫卷展區,光影之間展示了遂寧古代十二景,展示遂寧人文古蹟、風土人情,凸顯遂寧文化積澱之悠遠深厚。在城市精髓區域的展牆上,觀衆可以看到圖文結合的非遺及歷史保護規劃內容,當遊客伸出手指觸摸屏時,觀音繡品、卓筒井採鹽等城市特色將實時播放、展現。在交通物流展區,素模投影沙盤和影像地球,勾畫出遂寧物流大通道的鴻篇藍圖,並以定製全息影像裝置、納米交互技術,展現遂寧黃金節點城一體化的“立體”交通運輸體系。在全域旅遊展區的互動地幕體驗區,市民遊客只需走上地幕,腳踩想看的景點名,屏幕上就對應展示景區的風光,足不出戶也能遊遍遂寧;交通樞紐展區設計了空軌體驗倉,帶領大家提前感受遂寧未來的軌道交通,3分鐘漫遊遂寧;在智創遂寧展區,市民、遊客走過發展的時空廊道,可以感受遂寧從“切薯片”到“切芯片”,從“切芯片”到“造芯片”的產業發展跨越。

↑流動的線條無處不在

水,是遂寧的靈魂,是有着包容萬物胸懷的“善水”。遂寧市規劃館將遂寧的水文化運用到極致,展現出一個流動的遂寧。城市變遷是流動的;沙盤上的涪江水是流動的;路和橋的演變是流動的;海綿城市的呈現也是流動的。遂寧巧妙利用科技手段打造出光影流轉的空間,置身市規劃館,有時竟分不清哪是實、哪是虛。

亮點三

智慧沙盤 覽盡城市風光

在城市的未來區域,這裏首創融會議研討、調控指揮與沙盤演示於一體的多功能中心,作爲未來城市規劃智慧中樞。會議模式下,觀衆可實時調用交通、市政設施等城市圖像與數據,輔助規劃決策分析。觀摩完畢,主屏幕緩緩打開,觀衆信步向前,就來到了《城市在雲端》VR智慧數字沙盤區。

↑智慧沙盤

不同於一般的沙盤,這裏引入了“在雲端”理念,創新打造一個立體的沉浸式影像空間。觀衆可以智慧雲數據爲支撐,以AR頭盔、IPAD、激光筆等交互手段,全面、深入地感受城市規劃、產業、生態萬象。

↑全域遂寧

“在展播模式下,延伸而出的前挑看臺,觀衆好似坐在雲端俯瞰大地,城市風光一覽無餘,讓他們感到刺激又神奇。”李斌介紹說,“沙盤還創新設計VR頭盔虛擬交互,觀衆只需一根手指就能體驗到虛擬點擊、翻轉等動作隔空互動,這種體驗感更具沉浸感與實用性。”

《城市在雲端》VR智慧數字沙盤只是“城市的未來”其中一個展項。在“碧玉翡翠——旅遊體驗”區,這裏還準備了遊艇、跑步機、動力傘等,觀衆踏上游艇就能通過眼前的屏幕感受暢遊在觀音湖的愜意,在跑步機上跑步好似在溼地公園、江心島嶼徒步,騎上自行車就感覺在72公里環湖“翡翠項鍊”、森林公園騎行。

在城市的未來還設計了未來影院,這裏將被打造爲沉浸式水景影院。觀衆落座其中,如暢遊未來時光,感受遂寧發展的壯志與豪情。

亮點四

劇場觀演 感受全域遂寧

“夢繞涪水”是遂寧市規劃館第二層的一大看點。第二層主要包括建設成就、總體規劃等區域。

其中,建設成就以發展大數據爲核心,解析遂寧“十二五”發展成就,展現一條綠色發展之路漸行漸闊的意境。

總體規劃則契合建築,引景入館,通透明亮,彰顯陽光規劃之理念。在展牆之上,圖文結合的液晶屏幕將詳解總體規劃、歷次總規、城鎮體系規劃點滴,全面演繹遂寧在綠色發展理念下,“一核、兩帶、三片”“一城、兩區、五組團”的市域與中心城區空間格局全面展開;而射洪、大英等區縣規劃,攔江、龍鳳、沱牌等示範綠色小城鎮建設全面開拔,“全域遂寧”格局全面展開……

↑彰顯陽光規劃理念

“遂寧總體規劃在呈現手段上採用了雙模式巨幕立體總規沙盤秀。該沙盤秀無論是規模、效果、觀演方式上,都屬全國前列。”李斌說。

↑濃濃科技元素

一是採用舞臺式演繹。這裏設計了一條沿涪江的玻璃步道,嘉賓漫步,沙盤升降,可一覽城市萬象;仰首巨屏,將看到遂寧躋身成渝經濟區“區域性中心城市“的震撼華章。

二是沉浸式演繹。當燈光變暗後,觀衆可看到一抹丹青濺入LED屏中,層層暈染,兩側屏幕逐一點亮。沙盤上,涪江水系頃刻點亮,恢宏的城市模型躍入眼簾,“一核、兩帶、三片”的城鎮空間展現在眼前。

此外,嘉賓可藉助激光筆、IPAD,配合輔屏、進行菜單式內容選播,滿足針對性演示功能。

來源: 陳剛/策劃 冉啓香 趙鑫/文 劉昌松 /攝影

編輯:張霽雯 林 敏

責編: 林 敏

審覈:冉啓香

複審: 週一帆

監製:杜 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