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低血糖时处理方法:当糖尿病患者出现疲惫、饥饿感、出冷汗、脉搏过快、恶心、呕吐的情况时,一旦发现,要立即测血糖验证,确定为低血糖时,意识清醒者口服15~20g含糖类食物(葡萄糖最佳)。2、II型糖尿病:患病遗传性较高,并且肥胖者患病机率高于正常体重者2~3倍,我们平常应该注意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该病起病较为缓慢,没有“三多一少”症状,酮症酸中毒比较少见,常常不需要胰岛素治疗。

伴随着人口老龄化、人民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患病率也在不断增长,并且趋向年轻化,在我国20岁以上的成年糖尿病患病率为9.7%,这个数据值得引起我们的重视了,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疾病定义

糖尿病是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以慢性高血糖为突出表现的内分泌代谢疾病。

二、疾病类型

糖尿病分为4种类型,即I型糖尿病、II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和特殊类型糖尿病,我们先来了解一下I型糖尿病和II型糖尿病。

1、I型糖尿病:大多数人是由于自身免疫、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造成,常见消瘦,起病比较急,常有“三多一少”症状,即多尿、多饮、多食、体重减轻,酮症酸中毒经常出现(呼吸深快,呼气中有烂苹果味),需要用胰岛素治疗。

2、II型糖尿病:患病遗传性较高,并且肥胖者患病机率高于正常体重者2~3倍,我们平常应该注意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该病起病较为缓慢,没有“三多一少”症状,酮症酸中毒比较少见,常常不需要胰岛素治疗。

三、胰岛素的使用

1、注射工具:每次注射胰岛素应该使用同一型号的胰岛素专用注射器、胰岛素注射笔或胰岛素泵,保证剂量的准确性。

2、保存方法:没有开封的胰岛素放在冰箱2~8°C冷藏,不能冰冻,开封后使用期间的胰岛素放在室内即可,温度不能超过25°C,不能放在温度过高和太阳直射的地方,不要晃荡。

3、注射方法:胰岛素一般在吃饭前15~30分钟皮下注射,在大腿内侧和腹部(肚脐为中心,半径2.5厘米外的距离)最方便;每次注射点要间隔1厘米以上,避免重复损伤;注射部位要经常换,长期注射同一个地方会使皮下脂肪萎缩。

四、辅助检查

1、血糖测定:是诊断糖尿病的主要依据,当空腹血糖>/7.0mmol/L和(或)餐后2h血糖>/11.1mmol/L就能够确诊为糖尿病。

2、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对血糖高于正常范围但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的患者需要做这项检查。

3、糖化血红蛋白测定:糖化血红蛋白是葡萄糖和血红蛋白结合的产物,就是血糖越高,糖化血红蛋白就越高,能够反映采血前2~3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是判断血糖控制情况有价值的结果。

五、常见并发症的处理方法

1、低血糖时处理方法:当糖尿病患者出现疲惫、饥饿感、出冷汗、脉搏过快、恶心、呕吐的情况时,一旦发现,要立即测血糖验证,确定为低血糖时,意识清醒者口服15~20g含糖类食物(葡萄糖最佳);患者意识不清楚给予50%葡萄糖液20ml静脉注射,直至纠正低血糖。严重者会导致昏迷,甚至死亡,一定要重视,事后了解低血糖发生原因,及时调整用药,避免下次发生意外。

2、糖尿病足的处理方法:每天检查双足一次,看皮肤有没有破损,甲沟炎,水泡,脚癣等;每天洗脚,洗脚水温度和体温差不多就可以,不要超过40度,洗完脚用柔软的干毛巾将脚擦干,特别是脚趾间;可以从脚趾向上按摩脚跟,有利于促进血液循环;冬天不要用热水袋、电热毯、烤灯等,夏天不要光脚走路,光脚穿凉鞋和拖鞋;足部出现破裂不能自己随意擦药,伤口或局部皮肤有淤血、红肿、发热时,及时就医。

希望这些可以帮助到您,祝大家生活愉快!

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