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可是话又说回来,虽然吕布是三姓家奴,但观其一生,所效力的君主不过丁原和董卓两个人,暂且不算道德层面的话,比吕布换君主更频繁的人大有人在,比如孟达,这家伙究竟算是“几姓”已经很难讲了,他作为刘璋的手下,主动归顺刘备,而后又因为关羽之死,逃往曹魏,后来又想回到蜀汉,示好诸葛亮,最终被司马懿杀掉,可见这个人最少效力过三家君主,他的人性比起吕布还要恶劣。第二个跳槽频繁的名将就是西凉马超了,他的父亲马腾自然算是他的第一任主公,而作为马腾的战友,韩遂即便不算马超的领导,起码也是他的前辈,而马超在攻打曹操,与韩遂闹掰后,又投靠了张鲁,由于在张鲁手下实在不得志,最终才被刘备招揽,但不管怎么算,马超效力过的势力,至少也有三家。

吕布在三国时代是个最为特殊的武将,他的勇武排名第一,毫无悬念,但是他的人品和谋略则实在不堪,一个“三姓家奴”的绰号,几乎是这位第一勇将的另类评价,所以很多人都说,如果曹操在白门楼真的能像吕布说的那样,饶他不死,这样的组合会不会纵横天下,一统江山呢?但历史是没法假设的,刘备的一句提醒,让曹操坚定了诛杀吕布的信念。

其实在曹操心中,降将不可怕,尽管他一生多疑,但他重用的降将也有不少,毕竟在那个年代,今天是军阀,明天就是阶下囚的例子太多,如果所有人都不投降的话,杀来杀去可能就无人可用了,问题是怎么投降,是像关羽等人一样,被俘后被动投降,亦或是像赵云一样在刘备的魅力感召下“弃暗投明”,这种名义上的叛逃,实际上是跟现代人“跳槽”找工作都是很像的。

可是话又说回来,虽然吕布是三姓家奴,但观其一生,所效力的君主不过丁原和董卓两个人,暂且不算道德层面的话,比吕布换君主更频繁的人大有人在,比如孟达,这家伙究竟算是“几姓”已经很难讲了,他作为刘璋的手下,主动归顺刘备,而后又因为关羽之死,逃往曹魏,后来又想回到蜀汉,示好诸葛亮,最终被司马懿杀掉,可见这个人最少效力过三家君主,他的人性比起吕布还要恶劣。另外,很多川中名将,都有这种经历,先服务于刘璋,后投降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后,又转投曹丕的黄权,就是其中的代表,因此这种特殊背景下,集体换“老板”的将领,就不能算在其中了。而除了这些人之外,还有至少三位名将,有过效力三人以上的经历,他们分别是谁呢?

首当其冲的就是曹操的大将张辽张文远了,由于受到吕布的影响,他也在各家主公身边辗转,就算是没什么证据表明张辽为丁原效力过,但董卓、吕布与曹操这三任主公,也足以证明张辽丰富的“工作经验”了。也正是因此,虽说曹操极为器重张辽,但他在五子良将中,始终没能得到更高的待遇,起码在曹操手下,仅仅算是个杂号将军。

第二个跳槽频繁的名将就是西凉马超了,他的父亲马腾自然算是他的第一任主公,而作为马腾的战友,韩遂即便不算马超的领导,起码也是他的前辈,而马超在攻打曹操,与韩遂闹掰后,又投靠了张鲁,由于在张鲁手下实在不得志,最终才被刘备招揽,但不管怎么算,马超效力过的势力,至少也有三家。

最后一个服务过多家势力的顶级大将是太史慈,当然,在太史慈投靠孙策之前,他所供职的君主大多是“临时打工”的性质,比如帮孔融解围,后来又投靠刘繇,这些经历只是占据了太史慈人生经历的一小部分,但不管怎么说,三家君主的背景,他肯定是有的。

简单整理完这三位名将的履历后,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巧合,原来魏蜀吴三国,各有一位大将,都有如此复杂的背景,然而他们却从不像吕布一样,因为换主频繁,落下个不忠不孝忘恩负义的骂名。也许,这是由于他们此前的主公出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没有能力或条件可以让这些高人为自己效力,因此我们可以说,有时候一个人也许会表现的不够忠诚,但这份“不忠诚”的背后,又岂止是下属自身的问题?做领导的,更应该好好反思一下自己,是否合格,是否有资格有能力留住你身边的高人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