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可是話又說回來,雖然呂布是三姓家奴,但觀其一生,所效力的君主不過丁原和董卓兩個人,暫且不算道德層面的話,比呂布換君主更頻繁的人大有人在,比如孟達,這傢伙究竟算是“幾姓”已經很難講了,他作爲劉璋的手下,主動歸順劉備,而後又因爲關羽之死,逃往曹魏,後來又想回到蜀漢,示好諸葛亮,最終被司馬懿殺掉,可見這個人最少效力過三家君主,他的人性比起呂布還要惡劣。第二個跳槽頻繁的名將就是西涼馬超了,他的父親馬騰自然算是他的第一任主公,而作爲馬騰的戰友,韓遂即便不算馬超的領導,起碼也是他的前輩,而馬超在攻打曹操,與韓遂鬧掰後,又投靠了張魯,由於在張魯手下實在不得志,最終才被劉備招攬,但不管怎麼算,馬超效力過的勢力,至少也有三家。

呂布在三國時代是個最爲特殊的武將,他的勇武排名第一,毫無懸念,但是他的人品和謀略則實在不堪,一個“三姓家奴”的綽號,幾乎是這位第一勇將的另類評價,所以很多人都說,如果曹操在白門樓真的能像呂布說的那樣,饒他不死,這樣的組合會不會縱橫天下,一統江山呢?但歷史是沒法假設的,劉備的一句提醒,讓曹操堅定了誅殺呂布的信念。

其實在曹操心中,降將不可怕,儘管他一生多疑,但他重用的降將也有不少,畢竟在那個年代,今天是軍閥,明天就是階下囚的例子太多,如果所有人都不投降的話,殺來殺去可能就無人可用了,問題是怎麼投降,是像關羽等人一樣,被俘後被動投降,亦或是像趙雲一樣在劉備的魅力感召下“棄暗投明”,這種名義上的叛逃,實際上是跟現代人“跳槽”找工作都是很像的。

可是話又說回來,雖然呂布是三姓家奴,但觀其一生,所效力的君主不過丁原和董卓兩個人,暫且不算道德層面的話,比呂布換君主更頻繁的人大有人在,比如孟達,這傢伙究竟算是“幾姓”已經很難講了,他作爲劉璋的手下,主動歸順劉備,而後又因爲關羽之死,逃往曹魏,後來又想回到蜀漢,示好諸葛亮,最終被司馬懿殺掉,可見這個人最少效力過三家君主,他的人性比起呂布還要惡劣。另外,很多川中名將,都有這種經歷,先服務於劉璋,後投降劉備,在夷陵之戰失敗後,又轉投曹丕的黃權,就是其中的代表,因此這種特殊背景下,集體換“老闆”的將領,就不能算在其中了。而除了這些人之外,還有至少三位名將,有過效力三人以上的經歷,他們分別是誰呢?

首當其衝的就是曹操的大將張遼張文遠了,由於受到呂布的影響,他也在各家主公身邊輾轉,就算是沒什麼證據表明張遼爲丁原效力過,但董卓、呂布與曹操這三任主公,也足以證明張遼豐富的“工作經驗”了。也正是因此,雖說曹操極爲器重張遼,但他在五子良將中,始終沒能得到更高的待遇,起碼在曹操手下,僅僅算是個雜號將軍。

第二個跳槽頻繁的名將就是西涼馬超了,他的父親馬騰自然算是他的第一任主公,而作爲馬騰的戰友,韓遂即便不算馬超的領導,起碼也是他的前輩,而馬超在攻打曹操,與韓遂鬧掰後,又投靠了張魯,由於在張魯手下實在不得志,最終才被劉備招攬,但不管怎麼算,馬超效力過的勢力,至少也有三家。

最後一個服務過多家勢力的頂級大將是太史慈,當然,在太史慈投靠孫策之前,他所供職的君主大多是“臨時打工”的性質,比如幫孔融解圍,後來又投靠劉繇,這些經歷只是佔據了太史慈人生經歷的一小部分,但不管怎麼說,三家君主的背景,他肯定是有的。

簡單整理完這三位名將的履歷後,我們可以發現一個巧合,原來魏蜀吳三國,各有一位大將,都有如此複雜的背景,然而他們卻從不像呂布一樣,因爲換主頻繁,落下個不忠不孝忘恩負義的罵名。也許,這是由於他們此前的主公出於這樣或那樣的原因,沒有能力或條件可以讓這些高人爲自己效力,因此我們可以說,有時候一個人也許會表現的不夠忠誠,但這份“不忠誠”的背後,又豈止是下屬自身的問題?做領導的,更應該好好反思一下自己,是否合格,是否有資格有能力留住你身邊的高人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