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比如CX-4,就是为了流畅的线条和运动化的造型,舍弃了后排的乘坐空间。空间、舒适性以及内饰品质,这些与乘坐人员接触更为直接的东西被它舍弃了,并非它没有能力,而是因为品牌而做的选择。

在汽车界,马自达是一个有趣的存在,费力钻研技术,却不研究市场,但总有一批忠实粉丝为它买单。痴迷转子发动机,不是在研究转子,就是在赚钱研究转子的路上。

然而,在舒适性和实用性上,它却屡受诟病,有时让人不禁感叹,“马自达,你就不能花点心思在实用性和舒适性上吗”?

MX-5

细数这个品牌,优势的地方不少:

外观造型,高颜值。即使不是马自达的粉丝,你也不得不承认它在外观造型上的优势。它没有锋利的线条,而是用柔和的曲面和优雅的比例,营造运动、年轻的形象。

比如,CX-5崛起的“鼻子”,既有行人保护功能,也

CX-5

创驰蓝天,这是一个包括发动机、变速箱、车身以及底盘的一体化技术,但核心是发动机。现在用的是第一代,主要特征是实现高压缩比,可达14:1。而第二代创驰蓝天将使用均质压燃技术,从而压低油耗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动力,马自达的目标是媲美混动的油耗,涡轮增压的动力。

创驰蓝天

号称“东瀛宝马”的操控,整体而言,马自达的车型在同价位里面,操控属于一流的。

转子发动机,这个自不用细说,反正“转子发动机”与“马自达”这两个词已经绑定在一起。转子发动机本身谈不上好坏,但也是动力实现的另一种可能,作为商业公司,能放弃短期的经济效益,去追求科技,这是难得的。据称,马自达计划在2020年复活转子发动机。

使用转子发动机的RX-8

但它的劣势也是实打实:

空间能力普遍不如同级别。通常,空间能力与出色造型不可两得,而马自达在两者之间选择了造型。比如CX-4,就是为了流畅的线条和运动化的造型,舍弃了后排的乘坐空间。

更有甚者,马自达不止为造型舍弃空间,它还为操控舍弃空间。为了实现更好的操控,它把前后轴调得很均衡,以获得更好的整体稳定性,这么做的后果就是后排的腿部空间较小。

CX-4

乘坐舒适性不高。除了空间的局限外,还有运动化调校的影响。马自达非常注重运动化,所以除了操控之外,底盘调校也是运动风格,也就是比较硬。底盘调校硬,也就意味着悬挂支撑充分,一体感更强,过弯、变道更坚决,不拖拉。但是,另一方面,硬的调校也就意味较弱的滤振能力,颠簸、坑洼可以明显地传递到乘员舱。

阿特兹

内饰品质较差。上一代马自达(如老马三、老马六)的内饰经常被吐槽的就是缺乏设计感,这一代产品内饰的设计感提升不少,但在用料品质上依然比较普通。

昂克赛拉内饰

很显然,马自达的优势在发动机、底盘等机械部分,这是由它的运动定位决定的。空间、舒适性以及内饰品质,这些与乘坐人员接触更为直接的东西被它舍弃了,并非它没有能力,而是因为品牌而做的选择。

CX-5

然而,对于大部分的家用需求而言,空间与舒适性很多时候都比运动、操控来得重要。虽说均衡可能导致平庸,但个性注定小众,马自达如想在销量上有突破,就得让各方面产品力更均衡,你觉得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