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比如CX-4,就是爲了流暢的線條和運動化的造型,捨棄了後排的乘坐空間。空間、舒適性以及內飾品質,這些與乘坐人員接觸更爲直接的東西被它捨棄了,並非它沒有能力,而是因爲品牌而做的選擇。

在汽車界,馬自達是一個有趣的存在,費力鑽研技術,卻不研究市場,但總有一批忠實粉絲爲它買單。癡迷轉子發動機,不是在研究轉子,就是在賺錢研究轉子的路上。

然而,在舒適性和實用性上,它卻屢受詬病,有時讓人不禁感嘆,“馬自達,你就不能花點心思在實用性和舒適性上嗎”?

MX-5

細數這個品牌,優勢的地方不少:

外觀造型,高顏值。即使不是馬自達的粉絲,你也不得不承認它在外觀造型上的優勢。它沒有鋒利的線條,而是用柔和的曲面和優雅的比例,營造運動、年輕的形象。

比如,CX-5崛起的“鼻子”,既有行人保護功能,也

CX-5

創馳藍天,這是一個包括髮動機、變速箱、車身以及底盤的一體化技術,但核心是發動機。現在用的是第一代,主要特徵是實現高壓縮比,可達14:1。而第二代創馳藍天將使用均質壓燃技術,從而壓低油耗的同時進一步激發動力,馬自達的目標是媲美混動的油耗,渦輪增壓的動力。

創馳藍天

號稱“東瀛寶馬”的操控,整體而言,馬自達的車型在同價位裏面,操控屬於一流的。

轉子發動機,這個自不用細說,反正“轉子發動機”與“馬自達”這兩個詞已經綁定在一起。轉子發動機本身談不上好壞,但也是動力實現的另一種可能,作爲商業公司,能放棄短期的經濟效益,去追求科技,這是難得的。據稱,馬自達計劃在2020年復活轉子發動機。

使用轉子發動機的RX-8

但它的劣勢也是實打實:

空間能力普遍不如同級別。通常,空間能力與出色造型不可兩得,而馬自達在兩者之間選擇了造型。比如CX-4,就是爲了流暢的線條和運動化的造型,捨棄了後排的乘坐空間。

更有甚者,馬自達不止爲造型捨棄空間,它還爲操控捨棄空間。爲了實現更好的操控,它把前後軸調得很均衡,以獲得更好的整體穩定性,這麼做的後果就是後排的腿部空間較小。

CX-4

乘坐舒適性不高。除了空間的侷限外,還有運動化調校的影響。馬自達非常注重運動化,所以除了操控之外,底盤調校也是運動風格,也就是比較硬。底盤調校硬,也就意味着懸掛支撐充分,一體感更強,過彎、變道更堅決,不拖拉。但是,另一方面,硬的調校也就意味較弱的濾振能力,顛簸、坑窪可以明顯地傳遞到乘員艙。

阿特茲

內飾品質較差。上一代馬自達(如老馬三、老馬六)的內飾經常被吐槽的就是缺乏設計感,這一代產品內飾的設計感提升不少,但在用料品質上依然比較普通。

昂克賽拉內飾

很顯然,馬自達的優勢在發動機、底盤等機械部分,這是由它的運動定位決定的。空間、舒適性以及內飾品質,這些與乘坐人員接觸更爲直接的東西被它捨棄了,並非它沒有能力,而是因爲品牌而做的選擇。

CX-5

然而,對於大部分的家用需求而言,空間與舒適性很多時候都比運動、操控來得重要。雖說均衡可能導致平庸,但個性註定小衆,馬自達如想在銷量上有突破,就得讓各方面產品力更均衡,你覺得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