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地中海東岸有英國,西岸有法國,而巴爾幹方向有奧匈帝國,奧匈還跟德國結盟,意大利可惹不起啊。希特勒認爲,德國要擺脫孤立狀態,必須在外交上找到同盟,只能跟英國和意大利結盟,法國和蘇聯都是他的敵人。

當然是國家利益的驅動啊。德國是兩次世界大戰中的主力,有意思的是兩次大戰它都選擇了跟意大利結盟,但意大利卻是一個豬隊友。一戰時,意大利遲遲不參戰,戰爭打了一年,突然倒向了英法一邊。二戰時,意大利更是成了德國的累贅,當時有個流行的笑話。
“如果意大利保持中立,可以爲德國拖住10個法國師。如果意大利加入英法一邊,那麼德國只需要5個師就可以擊敗它。但是意大利如果加入德國一邊作戰,德國需要20個師去幫助它。”在國際政治中,外交關係取決於國家利益。在兩次世界大戰中表現得尤其明顯。無論是德國,還是意大利,他們結盟都是出於現實利益的需要。

德國和意大利都是差不多時間統一的。1871年,普法戰爭中,普魯士擊敗法國,統一了德國。與此同時,意大利軍隊乘法國軍隊撤回參加普法戰爭的機會,開進羅馬,剝奪了教皇的世俗權力,意大利完成了統一。
雖然說兩國統一的內在驅動力都是由於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但是意大利比德國差太遠了。到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期,德國已經成爲歐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工業強國。而意大利依然很落後,其工業僅僅佔到世界份額的2.7?這個階段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內在訴求都差不多,都在對外擴張,奪取原料產地和商品銷售市場。
20世紀初期,德國開始大力發展海軍,積極在全世界奪取殖民地,這跟英國產生了極大的矛盾。由於普法戰爭,德國依然擔心法國會報復,在歐洲大陸上,法國依然是德國最需要防範的敵人。因此,一戰前的德國戰略訴求是,在海洋上跟英國競爭,謀求殖民地,在陸地上防範法國。

希特勒上臺後,這個思路就變了。納粹認爲德國的生存空間在東方,也就是當時的蘇聯和波蘭,德國的頭號敵人就是蘇聯,但是在對付蘇聯之前,德國必須先打敗西邊的法國。
意大利的野心是建立一個大羅馬帝國,將地中海變成內湖。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北非突尼斯和阿爾及利亞被法國佔領,埃及被英國佔領。意大利旁邊的亞得里亞海對面,巴爾幹半島上,則有奧匈帝國和俄國在競爭。意大利實力太弱,誰都打不過,那怎麼辦呢?只能傍個大腿,背靠大樹好乘涼嘛。
從兩國訴求來看,德國和意大利在法國問題上有利益共同點,因爲這一點,兩國纔有了結盟的基礎。不過一戰和二戰情況差別太大,我們還需要分別來講。

德國統一之後,俾斯麥出於防止其他大國干涉的考量,沒有過分削弱法國。但他知道法國肯定不甘心,所以在歐洲大陸,德國重點防禦對象是法國。爲了避免德國未來陷入兩線作戰的境地,俾斯麥希望跟俄國結盟。當時德國和俄國擴張方向不一樣,兩國沒有太大沖突。不過俾斯麥玩的是又打又拉的方法,他先跟奧匈帝國結盟,讓奧匈帝國拖住俄國,然後再找機會把俄國拖進聯盟。
俄國的擴張方向是巴爾幹,它打着保護斯拉夫人的旗號進攻奧斯曼,在1878年第十次俄土戰爭中,奧斯曼慘敗,俄軍兵臨伊斯坦布爾城下。眼看着奧斯曼快被俄國吞併了,英國和奧匈帝國坐不住了,立即出來制止。奧匈帝國跟俄國在巴爾幹有很嚴重的利益衝突,而英國則擔心俄國勢力伸進地中海,威脅埃及。這時候俾斯麥出來調停,其實這事兒本來跟德國沒啥關係,但俾斯麥的算盤是先打壓俄國,然後再把俄國拉進德奧同盟。

俾斯麥的出發點就是德奧俄三國都是君主制,而且三個君主還有或多或少的親戚關係,俾斯麥幻想再創造一個三皇同盟。但是在奧斯曼問題上,俾斯麥失算了。他表面中立,但暗地裏偏向奧斯曼。俄國付出了傷亡10多萬的代價,最後獲得的不過是收回了克里米亞戰爭失去的權利,因此俄國對德國懷恨在心。
此時的法國感到自己太不安全了,見俄國被打壓,而且俄國的勢力確實遭到遏制,於是兩國走到了一起,簽訂了法俄協約,於是歐洲大陸上形成了法俄VS德奧的局面。俾斯麥估計心中非常懊悔,把俄國推向了法國,放眼歐洲大陸,好像只剩下一個意大利還有點分量,其他都是忽略不計的小國。俾斯麥非常清楚意大利的那點小心思,於是就開始拉攏意大利。
意大利這會兒正孤單着呢,統一沒多久,非常想對外擴張,但是地中海四周都是強鄰,誰都動不得。地中海東岸有英國,西岸有法國,而巴爾幹方向有奧匈帝國,奧匈還跟德國結盟,意大利可惹不起啊。雖然意大利實力不行,但是想得美呀。此時北非的突尼斯、利比亞等地還屬於奧斯曼帝國的,而奧斯曼帝國早就奄奄一息了。

意大利一直想拿下突尼斯和利比亞。不過意大利有着商人的精明,他們清楚自己的那點實力,再也沒有十足的把握時,是不會動手的。至於結盟,意大利人也不輕易跟人結盟。畢竟一旦跟一方結盟,必然就會得罪另外一方。但沒想到1881年,法國佔領了突尼斯。這下意大利火了,於是一怒之下,加入了德奧同盟。
加入德奧同盟,對意大利來說,獲得了很多好處。首先是提高了自己的國際地位,從此意大利開始被當作一個大國,法國也不敢輕易惹意大利了。其次,經濟上,德國給了很多投資。不過意大利和奧匈帝國的矛盾是不可調和的,兩國在亞得里亞海有領土爭端,而且奧匈帝國是意大利往巴爾幹擴張的最大敵人。
但現在既然是盟友,巴爾幹問題就先放一放吧。意大利把目光瞄向了非洲的埃塞俄比亞。結果很意外,意大利沒能打過埃塞俄比亞,損失巨大,還被迫賠款,反正是丟人丟大發了。埃塞俄比亞也因此成爲十九世紀末列強瓜分非洲狂潮下唯一保持獨立的國家。

意大利這次失敗,最恨的是德奧,因爲他們根本就不幫忙。而埃塞俄比亞則得到了法國支持,法國當時對意大利產品加徵關稅,意大利損失慘重。意大利心裏委屈,覺得盟友太不靠譜了。那麼意大利只能靠自己了,它選擇了跟法國緩和關係,比如承認法國佔有突尼斯等等,換來法國終止關稅戰。從此,意大利就跟德奧疏遠了。
20世紀初,意大利進一步跟德奧疏遠。奧匈帝國加緊在巴爾幹方向擴張,嚴重損害了意大利的利益。於是意大利跟俄國商定,一起制約奧匈在巴爾幹擴張。此時英國跟德國矛盾成爲最大的矛盾,德國加緊建設海軍,跟英國搶奪海外殖民地,在南非布爾戰爭中,德國還直接支持布爾人,迫使英國放棄了傳統的不結盟政策,轉而跟法國和俄國結盟。對意大利來說,英國在地中海幾乎是統治地位,那可不是意大利能惹得起的。
最終意大利跟德奧的同盟名存實亡,一戰爆發後,意大利開始保持中立,後來英法承諾了一堆好處,簽訂了《倫敦密約》,意大利加入協約國,對德奧作戰,後來成爲一戰戰勝國。

德國和意大利在二戰時結成了軸心同盟,兩國都是法西斯國家,但最開始並沒有因爲這一點成爲盟友。從希特勒上臺開始,兩國經歷了從對抗到結盟的過程。一戰結束後,奧匈帝國解體,分裂成諸多小國。德國也遭到嚴重削弱,而奧斯曼帝國也不復存在。歐洲局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英法成了世界的主宰。不過意大利很憤怒啊,在凡爾賽會議上,意大利壓根沒有被正眼瞧,雖然它是戰勝國。
應該說,凡爾賽和約造成了諸多不滿,爲二戰埋下了伏筆。德國是覺得屈辱,意大利則是覺得自己被耍了,《倫敦條約》答應給自己的東西沒給到位,而日本則是覺得自己被限制了,後來的華盛頓會議上對日本的海軍力量進行了限制,日本非常不爽。這也是後來三國能走到一起的情感因素。
希特勒上臺後,納粹德國的目標一是擺脫凡爾賽條約的限制,二是向東歐擴張。希特勒認爲,德國要擺脫孤立狀態,必須在外交上找到同盟,只能跟英國和意大利結盟,法國和蘇聯都是他的敵人。後來證明,跟英國結盟,只是希特勒的一廂情願。那希特勒只有一個選擇,那就是意大利。不過對於墨索里尼來說,他一開始並不覺得應該跟德國結盟,反而從內心牴觸德國。

意大利在凡爾賽會議上要求獲得亞得里亞海沿岸的領土和一些港口,還要求得到德國在非洲的殖民地。英法沒有滿足意大利的要求,因此意大利覺得自己被騙了,內心非常不滿。但是凡爾賽體系下,法國成爲了歐洲大陸的霸主,法國盡力維持着凡爾賽體系,拉攏了一堆小國。意大利無可奈何,雖然滿腹牢騷,但是也沒處撒。意大利的大羅馬帝國的野心一直在,尤其是墨索里尼上臺之後,他一直在幻想恢復羅馬帝國的輝煌,也就想修改凡爾賽和約。
爲了制衡法國,達到擴張目標,意大利倒是很樂意看到德國恢復力量,但並不希望德國重新武裝。當希特勒提出要重新武裝德國的時候,英法極度不滿,墨索里尼就開始充當調解人。結果1935年,希特勒壓根沒理會調停,德國開始被重新武裝。墨索里尼非常生氣,他的努力被希特勒破壞了。
而且德國企圖吞併奧地利的行爲,也讓意大利感到非常不滿。奧匈帝國的解體,對意大利有很大的好處,一系列小國成了意大利和德國之間的緩衝國。德國企圖吞併奧地利,威脅到了意大利。總之,墨索里尼非常不高興,他對部下說:“如果德國願意爲了歐洲和平而合作,那很好,如果它不願意合作,那就搞垮他。”

1935年10月,意大利再次入侵埃塞俄比亞。這一次德國和意大利關係開始緩和。德國向意大利提供了大量戰略物資和食品。而英法採取綏靖政策,沒有制止意大利吞併埃塞俄比亞,但是原本三國結成的反德陣營已經不復存在。綏靖政策產生了一個惡果,墨索里尼看清了英法虛弱的本質,他開始覺得應該跟德國結盟。隨後,德軍開進萊茵非軍事區,更是緩解了意大利所面臨的緊張局面。
不過德軍進駐萊茵地區,最有利的當然是德國。由於英法沒有采取任何行動制止德國,法國的戰略優勢遭到打擊,而意大利突然發覺自己的處境很尷尬,它在國際舞臺什麼都做不了,看來只能跟德國結盟纔能有所作爲了。
在中歐方向,意大利最關心的奧地利已經在事實上被德國控制,墨索里尼無奈的承認了現實。阻礙兩國關係的最大障礙奧地利問題基本上不復存在了。後來德國吞併奧地利之後,意大利雖然非常不爽,但是也無可奈何。而希特勒則答應給他補償,承諾無論意大利需要什麼幫助,德國都會盡力提供。

另外在西班牙內戰問題上,德國和意大利找到了廣泛的利益共同點,兩國聯合出兵干涉。意大利不希望西班牙倒向法國,它對西班牙內戰的干涉阻礙了它跟英法緩和關係的可能性,也惡化了跟蘇聯的關係。此時此刻,意大利只有一個選項,那就是跟納粹德國結盟了。
總而言之,德國和意大利的關係變化,只是兩國爲了各自利益的反應。國際局勢風雲變幻,兩國從一戰時的結盟到對抗,二戰時的對抗到結盟,無一不體現了這種利益取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