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紀大戰結束之前,美國向日本投放了兩顆原子彈,造成了數十萬的傷亡數字,由此世界進入了原子能時代。而人們也通過這次爆炸認識到了核武器強大的威力,有能力的大國在這次事件之後紛紛加緊研製自己國家的核武器。到了近代以來,世界上擁有核武器的國家仍然寥寥無幾,這其中除了研製核武器需要強大的技術能力以外,也有美國經常對一些試圖擁有核武器的國家實施制裁的因素在裏面。
伊朗民衆抗議美國製裁
其實,最不能接受擁核國家名單增加的就是美國,因爲一旦有國家擁有了核武器,那麼推崇全球軍事霸權的美國就將會失去這一片地區的控制力,這對美國的全球利益來說是無法容忍的,自然要採取各種各樣的手段來保證自己的利益不受到損害。那麼,許多國家的核武器研究、生產等過程是十分機密的,爲何美國能夠十分確定哪個國家正在研究核武器呢?
首先是源頭,製造核武器需要大量的“黃餅”,也就是鈾礦。世界範圍內的幾乎所有鈾礦都在國際原子能組織的監視之下,而且擁有大量衛星的美國也能夠通過遙感、拍照、測繪等手段來計算出當前鈾礦的開採情況。在這種情況下要想取得大量的“黃餅”來開發核武器,是十分困難的一件事情。
“黃餅”是鈾的主要原材料
然後,製造過程又是一個門檻,因爲天然鈾礦中提取的多爲鈾235,雖然可以用來直接製造原子彈,但是在鈾礦中的含量比例相當低。根據計算,一噸鈾礦只有不到百分之一的鈾235,這個含量可以說十分低了。而且武器級的鈾235必須純度達到百分之九十以上,才能夠滿足核武器的製造要求,這個過程中需要對鈾礦進行分離提純。
鈾235
分離提純主要有兩種辦法,其中一種是氣體擴散法,需要大量的電力,比如美國在進行“曼哈頓計劃”的時候就採用了這種方法,整個製造過程消耗了當時美國全境電力使用量的將近三分之一,這麼大的動靜完全無法掩蓋。而另一種是離心分離法,這種方法的電力使用量大概只佔到氣體擴散法的十分之一,但是離心分離法需要上萬臺離心機,規模過於龐大。而且由於現代材料的限制,離心機分離出來的鈾235的濃度,完全達不到製造武器級鈾的濃度要求。
鈾工廠內部
美國現在在全球的利益已經完全鋪開,所以對非核國家研製核武器十分敏感。使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通過衛星監測、情報收集等方式來遏制其他國家的核武器研發。而且之前國際社會上還爆出美國中情局監聽盟友領導人的電話事件,這也側面反映了美國強大的情報收集能力。一些國家別說是製造了,就算是剛剛提上議程,美國那邊馬上也能知道。不過這樣一來,美國也算是對核不擴散做出了貢獻,在這裏算上他的一份功勞吧。(狼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