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一生文治武功,號稱“十全老人”,可是在繼承人的抉擇上並不明智。我們都知道乾隆皇帝一生一共有十七個兒子,而他對嫡子又十分在意,故而他心心念念希望孝賢皇后能爲他剩下繼承大統的皇子,不負衆望的孝賢皇后確實爲乾隆剩下了兩個兒子,可都是未成年就夭折,而隨着孝賢皇后的去世,選擇嫡子繼承皇位的夢想基本破滅。

只能在庶子之中選擇繼承人,然而子嗣本來就不多的乾隆帝卻親手斷送了四個兒子的皇位繼承權,而且甚至一次斷送了兩個,分別是皇長子永璜、皇三子永璋、皇四子永珹和皇六子永瑢。


最慘的是皇長子永璜和三子永璋,乾隆十三年孝賢皇后病逝,乾隆帝萬分悲傷,而他覺得永璜和永璋並沒有對孝賢皇后的死表現的十分悲傷,乾隆帝十分生氣,故而怒斥他們兩個,名言他們沒有繼承皇位的資格,而他們惶惶不可終日,永璜於乾隆十五年病逝,而永璋和他的母親純惠皇貴妃都死於乾隆二十五年。

皇六子永瑢也是純惠皇貴妃的兒子,於乾隆二十四年被過繼給慎郡王允禧,我們可以想見爲什麼純惠皇貴妃會在來年就去世了,一個兒子被皇帝訓斥沒有繼位資格,另一個又被過繼給其他皇族,她本身又是無權無勢,只能鬱郁寡最終病逝。


最後是皇四子永珹,按說如果按照長幼順序或者才能過繼,那都應該先將永珹過繼出去,再過繼永瑢,至少說明他在乾隆皇帝心中的位置是高於永瑢的,而在皇長子皇三子失去繼位資格後,永珹就是實際意義上的皇長子了,在皇位繼承上應該是有優勢的,爲什麼在乾隆二十八年突然被過繼給履親王胤裪呢?

這還要從乾隆二十八年的一場大火說起,乾隆二十八年,圓明園發生一場火災,當日是永珹當值和乾隆帝被困在火種,而起火後,皇五子永琪破窗而入救出乾隆,等乾隆轉身一看,永珹早已經自己跑出去了,因此對其印象大打折扣,反而對永琪讚賞有加,再加上皇五子聰慧,深得皇帝喜愛,乾隆有意讓他繼承大統,所以這時候擋在永琪前面的永珹就有點礙眼了,故而他藉機將其過繼出去,誰知老天不長眼,永琪英年早逝。


隨着乾隆年紀慢慢變大,兒子所剩無幾,最後只能矮子裏面拔高,選擇了各方面都很平庸的皇十五子顒琰繼位大統,我想乾隆帝心中是不甘的,他最喜歡的兩個嫡子都早逝,而最有才能的皇五子永琪卻早於他去世,本來所剩無多的皇子還被他過繼出去兩個,最後也是無奈的忽略顒琰的缺點,好在他有祖先打下的基礎,也算是平穩的做了那麼久的守成之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