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們的社會趣聞新發現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她曾經是皇宮裏的妃子,本應享受榮華富貴,但是最後卻選擇嫁給了一個清潔工,還在44歲的時候就去世了。
這個人就是額爾德特·文繡。額爾德特·文字蕙心,蒙古族鄂爾德特氏,內務府主事滿洲鄂爾德特氏端恭之女,是滿洲上三旗的鑲黃旗,出生於北平方家衚衕錫珍府邸。8歲的時候就讀於北京私立敦本小學,學名傅玉芳,聰穎好學。公元1922年,溥儀僅僅通過幾張照片,選中了並不漂亮的文繡,本來是要選做皇后的,但是最後卻定下了婉容,而文繡就被封了淑妃。進宮後,後宮常見的爭寵在這個清末期也沒有避免,婉容對她也很排擠,而溥儀也從來沒有對文繡盡過丈夫的責任,但是文繡的性格比較內向,所以入宮之後也就過着平淡而且簡單的生活。
關於文繡和溥儀離婚原因的說法有很多種,比較多人的看法是在入宮之後,受到溥儀冷淡的對待。在1924年發生了馮玉祥“逼宮事件”發生後,溥儀與宮中人被逐出皇宮。1925年天津,溥儀下榻在張彪的一幢三層樓私人小洋房,但即使在這種時候仍然受到冷遇,溥儀與婉容住二樓,文繡住在樓下大廳南邊的一間房裏,平日裏也都不再來往。越是這樣,文繡的內心也越來越倍感煎熬,終於想到逃出婚姻的牢籠,這就是日後的“刀妃革命”。1931年8月文繡找到了律師主動向溥儀提出離婚,並登報公示,溥儀在挽留後依舊無法改變文繡的堅持,雙方最終達成協議,溥儀付給文繡5.5萬元生活費,而文繡答應溥儀永不再嫁。爲了挽回顏面,溥儀還在報紙上刊登了“上諭”,其內容如下:“淑妃擅離行園,顯違祖制,撤去原封位號,廢爲庶人,欽此。”
1932年,離婚後,爲了維持生活文繡開始在北平私立四存中小學,但是因爲過去的身份,經常被騷擾,後來就主動辭職了,開始過上了隱居生活。“七七事變”後,嚴詞拒絕日僞的威逼利誘,大節不虧。抗戰勝利後,生活艱辛,甚至以糊紙盒、上街叫賣爲生,後於華北日報社做校對工作。
在1947年夏,文秀有了第二任丈夫。他的第二位丈夫,是國民黨少校軍官劉振東。本以爲能過着平淡的日子,但是兩人結婚一年後,時局便又動盪,劉振東從國民黨軍隊退役,靠租平板車生活。解放後,因有立功表現,劉振東被解除管制,成爲一名環衛工人。1953年,文繡因病去世,年僅44歲就結束了自己的一生,她的一生有過傳奇,有過平淡,在那個時代,她是一個思想進步的先驅者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