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全國創新爭先獎牌擬表彰名單(按團隊名稱拼音排序)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醫學創新研究院

  大跨拱橋關鍵技術研究團隊

  復興號動車組研發創新團隊

  高超聲速強預冷空天動力研究團隊

  廣州醫科大學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研究南山團隊

  廣州醫科大學創辦於1958年,是一所以醫學爲優勢和特色,開展博士、碩士、本科多層次人才培養的廣東省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臨牀醫學、藥理學與毒理學、分子生物學與遺傳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進入ESI排名全球前1%,全學科ESI綜合排名位居全國高校百強。

  學校擁有9個國家臨牀重點專科,43個省(部)級重點專科,其中呼吸內科排名全國第一、變態反應科排名全國第三、胸外科排名全國第六。近五年(2015-2019),學校承擔了市(廳)級以上各類縱向科研課題約2400項;在包括《New Eng J Med》《Cell》《Lancet》《Nature Medicine》在內的世界知名雜誌發表SCI論文7000餘篇;1項科技成果入選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1項科技成果入選國內十大科技新聞。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災害醫學救援與傷病救治創新

  空間高速交會飛行器系統研發團隊

  三代半導體(氮化擦)創新團隊

  水下發射大型固體運載火箭研製團隊

  武漢雷神山醫院抗疫團隊

  第二屆全國創新爭先獎章

  |丁健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

  |馬林|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信息科學研究院

  |王紅陽(女)|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軍醫大學第三附屬醫院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軍醫大學創建於1949年9月,時稱“華東軍區人民醫學院”。1950年改稱上海軍醫大學。1951年7月正式定名爲第二軍醫大學。近三年,先後承擔國家“863”、“973”等重點項目140多項,各類課題3200餘項,經費總額13.9億元。

  學校先後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4項,國家科技進步創新團隊獎1項,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5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2項,省部級二等獎以上成果600餘項。

  巴桑旺堆(藏族)|西藏自治區農牧科學院畜牧獸醫研究所

  龍騰北京理工大學

  付小兵|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

  仝小林|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

  馮小明四川大學

  四川大學由原四川大學、原成都科技大學、原華西醫科大學三所全國重點大學經過兩次合併而成。學校設有4所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預算管理醫院,在汶川特大地震、青海玉樹地震、雅安蘆山地震等重大自然災害傷員救治和新冠肺炎醫療救護、疫情防控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爲促進我國衛生事業發展、提高人民羣衆健康水平作出了重要貢獻。

  華西醫院牽頭籌建的中國國際應急醫療隊(四川)通過世界衛生組織認證,成爲全球首支非軍方III類國際應急醫療隊(Type3 EMT)。華西遠程醫學網絡成爲中國最大規模遠程醫學教育與分級協同醫療體系,覆蓋20個省市區、843家醫療機構,惠及5億多人口。

  |馮江華|中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有限公司

  |向濤|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杜斌|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

  |李蘭娟(女)|浙江大學

  |肖文交|中國科學院新面生態與地理研究所

  |辛萬青|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

  張伯禮天津中醫藥大學

  |陳士林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

  |陳孝平|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

  華中科技大學是國家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性大學,由原華中理工大學、同濟醫科大學、武漢城市建設學院於2000年5月26日合併成立,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生物醫學工程、臨牀醫學、生物學、公共管理進入A類,其中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生物醫學工程進入A+;基礎醫學、藥學進入B+。

  臨牀醫學、藥理學與毒物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神經科學與行爲科學、免疫學、分子生物與遺傳學、社會科學、農業科學、環境科學與生態學9個學科進入ESI國際學科排名前1%。臨牀醫學進入ESI國際學科排名前1‰。基礎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科學同時進入國家雙一流學科建設計劃。

  |金黎平(女)|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胡豫|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

  俞書宏|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高文|北京大學

  |唐玉華(女)|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

  |黃才發|江西省尋烏中學

  黃璐琦|中國中醫科學院

  |常兆華|上海微創醫療器械(集團)有限公司

  |彭志勇|武漢大學中南醫院

  |焦宗夏|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寧波創新研充院

  樊會濤|中國空空導彈研究院

  薛瀾|清華大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