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過以上說的這些並不是僅魅族17這樣,縱觀整個魅族歷史,它的機型基本都是這樣,設計兩極化、硬件特點兩極化和產能保守等等。首先看設計,針對魅族17的設計,我從網上論壇貼吧等看到的消息,基本對它的設計態度有兩種人,一種是極度喜歡,認爲魅族的設計又上了一層樓。

眨眼間距離魅族17的發佈會已經過去了一週,在這一週時間裏,魅族官方也已經對魅族17進行了三次搶購。但是搶購歸搶購,魅族17和17 Pro系列由於備貨不足和網友需求旺盛,尤其是17的獨角獸版本和17 Pro的天青、定白版本,一機難求的盛況讓人回想起了當年的魅族M8。

只是17畢竟是17,M8的地位還是不容撼動,而且魅族17還有不少“肉眼可見”的短板。

對此我看到有不少媒體都在拿魅族17作文章,大家的看法一致:就目前來看,魅族17仍然救不活魅族!原因有三:

1,設計。與衆不同的設計讓它的辨識度大大增加,但是不少人表態此舉魅族也已經失去了它的不妥協靈魂。

2,硬件。水平主流卻無特色賣點,找不出優點的同時,卻讓人找出了缺點,無OIS光學防抖被大肆詬病。

3,產能。嚴重不足,銷量跟不上產量,消費者可能會轉移購買目標。

我們可以借這個看法分析一下。首先看設計,針對魅族17的設計,我從網上論壇貼吧等看到的消息,基本對它的設計態度有兩種人,一種是極度喜歡,認爲魅族的設計又上了一層樓;另外一種是極度厭惡,不喜歡打孔,不喜歡後置橫攝等等。但是好在數碼圈的博主對它的外觀大多數都非常喜歡,這在無形中給魅族打了氣。

硬件方面確實有所欠缺,亮點不足+輕微槽點,但好在有個合理的價格,買了也不算虧。產能問題不可避免,因爲沒辦法,作爲小廠不可能孤注一擲,只能慢慢爬坡,否則你懂的,Pro 7就是鮮活的例子。

不過以上說的這些並不是僅魅族17這樣,縱觀整個魅族歷史,它的機型基本都是這樣,設計兩極化、硬件特點兩極化和產能保守等等。而黃章眼中和魅友眼中的完美產品也是因爲這些原因,它有且只有一部,那就是“下一部”!

所以綜上原因,以魅族17的實力,最起碼按照現在的表現,它還是沒有能力去救活魅族。但是魅族也沒有大家像大家擔心的那樣,它現在仍在積極招聘員工,仍在良好的回籠資金,而且從萬志強透露的魅族今年將砍去中端機來看,魅族的整體規劃也將更加清晰。相信不久的將來,魅族能真正摒棄“下一部”的魔咒,在18歲的成年禮上,真真正正地站起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