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求索 无畏奔跑

吴元熙,男,汉族,中共预备党员,能源与电气学院2017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生,电气5班班长,1442工程学员,IEEE Student Member。连续两学期满绩-,连续四学期绩点高于4.98,总绩点4.91,排名2/224,英语四级612分,六级601分。曾获国家奖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累计参与近十项省级及以上赛事,均获佳绩,曾获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决赛一等奖、认证杯数学建模竞赛三等奖、江苏省高等数学竞赛二等奖等。主持一项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协助研究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一项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重点科技项目,两篇论文被北大核心期刊录用,一项发明专利受理。创建电气专业线上答疑群为同学们提供学习帮助,同时曾受邀担任水电院“乐水讲堂”讲师,受邀为电气新生做学习经验交流分享。

无问西东的科创实践

进入大学以来,吴元熙一直注重自身科研素养的锻炼。他密切跟踪行业内热点方向,在了解到当下国家储能电站的发展受到安全性制约后,他主动联系了相关方向的导师,并在导师指导下以主持人身份成功申报一项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同时协助参与了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一项国家电网江苏省电力公司重点科技项目的研究。

科研之路从不是坦途。数据采集软件操作不当导致信号缺失、电池充电装置意外报废、电池新入手性能却不够理想、地面振动影响数据精度……总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情况阻断试验进程,心烦意乱在所难免。但他知道,好事多磨,只有经过无数挫折才能取得令人欣喜的进步。他积极调整心态,长呼一口气后重又干劲十足,吸取失败教训后投入到新的试验中去。并且,测量振动信号时需要保持环境的相对安静,没有空调,风扇也不能开,他毫无怨言地忍受着盛夏的燥热,屏息静气地等待。

依托大量试验数据,他在借鉴故障诊断有关算法的基础上,成功实现了从振动信号角度提取储能电池过充电故障特征,并以第一发明人身份申请一项发明专利获得受理。此后,他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进一步阅读大量文献,深入挖掘数据的内含信息,最终从另一个角度为储能电池故障预警提供了一个新思路。他将此创新思路撰写成文,投稿给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电源技术》并被录用。此外,他还参与另一篇论文相关实验研究,整理的实验数据为论文采用,该论文已被北大核心期刊《电测与仪表》录用。

初露峥嵘的科研成果是对他善思、肯干、守得住寂寞的科研素养的最好肯定,奠定了他无问西东、青春飞扬的根基。

只争朝夕的时间管理

吴元熙将自己取得优异成绩的原因进行了概括,那就是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初入大一还没有感受到激烈竞争的他,将大量课余时间挥洒在运动场上。直至发现第一学期绩点堪堪排入年级前10%时,他才猛然意识到自己在时间管理上的失误。原本以为初入大学还没有开始真正的竞争,保证课堂效率就足矣,没有必要再在课余时间专注学业,哪知同学们个个都铆足了劲儿,自己必须要打起精神,百分百投入学习,才有可能领先。于是,从大一第二学期开始,他便成了校园图书馆里的常客:一下课便提起书包前往图书馆,泡在馆内学习直到闭馆音乐响起,他抓住一切可利用的时间进行预习、巩固、深入,日复一日,从未间断。他曾打趣说,每天闭馆时的语音提示和音乐是他“最亲密”的伙伴。他的不懈努力换来了令人瞩目的突飞猛进。此后他多个学期排名位居专业第一,连续两学期保持满绩,总排名上升至专业第2名,绩点上升到4.91。

吴元熙认为假期是弯道超车、突破极限的最好时期,因此他都是在短暂的调整后就投入新的任务中,这也为他摘得数学竞赛最高奖项奠定了良好基础。

大一寒假时,吴元熙利用假期对高等数学进行系统性复习,并在校选拔赛中以全校第二的高分入选,进而在省高数竞赛中斩获佳绩。此后的暑假,为了备战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他购买了更多的参考书,每天在新、难题中不断拓宽思路、挑战自我。一个暑假的时间里,他记满了两大本的数学笔记,这也帮助他在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赛区初赛中取得全校第一的成绩,并成功获得参加决赛的资格。

吴元熙十分珍惜这一来之不易的资格。从2018年11月份拿到决赛资格到2019年3月份参加决赛,吴元熙一直积极地做着准备。为了提高竞争力,他在大二的寒假里向《数学分析中的典型问题与方法》发起挑战,这本厚达一千多页的书像大板砖一样,被数学专业的同学戏称为“裴砖”。哪有多少人能够认真读完这本一千多页的书呢?吴元熙做到了,不仅如此,他将这本砖头般厚的书看了两遍多。

整个大二寒假,吴元熙起早贪黑地钻研这本竞赛书。每天早上起床一睁眼,吴元熙的大脑就开始高速运转,思考起前一天学习了什么新的解法,今天还要完成什么任务。经过简单的准备后,吴元熙就前往家附近的城市书房静心自习。那里有许多默默从书籍里汲取养分的人,平静而又充满力量,给吴元熙提供了绝佳的学习氛围。在那里,吴元熙从做例题开始,顺着例题的思路一步步推演。遇到不理解的地方,他决不会轻易跳过,而是更加专注,一个符号一个符号,一个数字一个数字地慢慢揣摩。乍一看不理解?没关系,再理解一遍。第二遍仍然弄不懂?没关系,那就再来一次。这样重复着,直到自己完全弄懂为止。自我感觉已经把握好例题思路后,吴元熙再做课后习题检验学习成果。“我有时看到厌烦,看看身边的手机,真的很想放松下,不过我知道,这时候如果刷一刷微信,收一下短信,玩一会游戏,就一定会让大量时间白白流逝,也很难找回学习的状态了。所以,我咬咬牙,把手机丢一边,继续拿起“裴砖 ”,检查自己有没有遗漏的地方,最后总算是收获了不菲的回报。”吴元熙说。如此磕磕碰碰将书看完第一遍后,第二遍再看便轻松许多,很多题目他扫一眼就能理出大概思路,而不是像第一遍那样一筹莫展了。如果第二遍看到仍然不能思路,吴元熙会做下记号,第三遍、第四遍再进行进一步的巩固。回忆起那个假期,吴元熙说痛与乐是并存的:会为难题而抓狂,也会为攻克新知识点而喜悦。 得益于此,在2019年3月的决赛赛场上,他自信沉着落笔,终摘得决赛全国一等奖。

求精求优,止于至善,吴元熙一直渴望成为优秀的人,他相信向前无畏奔跑的自己一定可以越来越熠熠生光。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当敢于担当,勇于奋斗,艰辛的血泪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

立己达人的责任担当

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一直以来,吴元熙都乐于和同学们分享学习经验,帮同学解答学习疑难,为校园学风建设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他编写了《能电院本科生奖助学金合集》,详细列举各类奖学金要求,激励班级同学奋发向上,向要求看齐。他也积极为同学们提供学习帮助,创建了电气专业线上学习交流群供同学们进行专业知识的深入探讨。此外,他曾受邀担任水电院“乐水讲堂”高数讲师。为此,他认真细致备课,根据同学们的具体情况,结合自己的参赛经历和体会,从竞赛的高度深入浅出地为同学们讲解高数疑点难点,拓展同学们的眼界,提供新颖的思路,收获一致好评。

路漫漫其修远兮,对吴元熙来说,学习之路没有终点,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吴元熙说道自己将以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刻苦学习、上下求索、奋发成才,团结带领更多的青年俊杰一起奔跑、一起追梦。

素材提供:能电院

为优秀的水之子点亮在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