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A股進入“兩會時間”:消費、基建、科技成三大配置焦點

來源 21世紀經濟報道

多位基金人士表示,消費、基建、科技或成爲“兩會行情”關注的焦點。

本週四,“兩會”即將召開,A股“兩會行情”備受關注。

5月18日,A股繼續震盪行情。滬指漲0.24%,報2875.42點;深成指跌0.40%;創業板指跌0.44%。

事實上,兩會前夕A股較爲平穩,5月以來上證指數一直在2900點附近持續震盪。

多位基金人士表示,消費、基建、科技或成爲“兩會行情”關注的焦點。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的基金人士大多認爲,兩會期間A股大概率平穩運行,他們目前大多“蟄伏不動”,也有部分人士降倉以待兩會後加倉。但機構整體認爲,從中長期來看,現在是投資人很好的配置時期。

基金經理的選擇

“兩會行情已經展開,不過目前 A股漲幅已經比較大了。我還是比較謹慎,建議還是迴避一下,觀望一下市場。”5月18日,一位深圳私募公司的負責人表示。

上述負責人表示,近期在減倉,計劃等兩會後市場回調,或有確定性機會時再加倉。

回顧以往的“兩會行情”,格上財富高級宏觀分析師張婷介紹,從過去15年來看,在兩會召開前後一個月,實現上漲的年份較多,佔80%。但如果將時間段縮短,比方說兩會召開前後一週,股市多數呈現下跌狀態。在兩會召開過程中,多數情況下A股市場呈現下行。

過往經驗顯示,“兩會行情”表現勝率最高的時段集中在“兩會前一個月”,而在“兩會前一週”、“兩會期間”的勝率轉向平淡。

而記者採訪的多位公募、私募基金經理則表示,近期“蟄伏不動”,對“兩會行情”沒采取特別的操作。

“我現有的操作策略會繼續執行。”一位大型公募基金的權益類基金經理表示。“我沒有專門針對兩會的策略。政策方面市場已經預期得非常充分了,我更關心政策會不會出現低於市場預期的部分,以及未來具體執行的效果。”

另一位科技類基金基金經理也表示對“兩會行情”不敏感:“科技股對兩會似乎不敏感,比如涉及兩會關注度比較高的‘新基建’,此前一直在出政策,預計兩會期間也很難有更新的政策。”

他表示,目前保持着較高倉位的科技股配置。

私募排排網未來星基金經理夏風光也表示,“市場的波動仍然在持倉區間,我暫時沒有進一步的操作計劃。”

而一位投資機構人士則建議,由於在兩會期間A股走勢大概率波動較小,投資者應降低迴報預期,以等待或觀望爲上策,在兩會之後,行情確定後再進場比較穩妥。

不過,也有看好“兩會行情”投資機會的機構人士。

“兩會前後市場會有一些板塊性的機會,比如說受益於兩會政策的一些板塊。像這次兩會在疫情期間召開,可能會對應採取一些措施應對疫情,比如說刺激消費,拉動投資,新基建等,所以消費和科技板塊,應該有比較好的結構性機會。”前海開源基金楊德龍表示。

夏風光則建議:“在當前指數區間是機遇大於風險的,在控制好總體倉位的情況下,可以積極進行佈局。 ”

實際上,儘管許多投資機構對短期操作謹慎,但均看好兩會之後A股中長期機會。

“對於A股市場,短期在政策利好臨近兌現及海外博弈加劇的雙重因素影響下,不排除震盪加劇的可能。但從中長期角度看,或也將爲持續看好A股的堅定投資者覓得又一個長線介入的良機。”金鷹基金表示。

張婷也表示,“目前A股下行風險有限,全年上行,但中間可能會有波動,拉長時間來看,目前處於1-3年很好的配置時期。”

“兩會”投資機會

對於投資機構而言,兩會是一個觀察政策的風向標,對未來的投資方向亦有重要影響。

“目前市場最大的不確定性因素,在於外圍市場表現、美國遏制華爲事件對風險偏好的影響,以及兩會經濟目標不及預期或者沒有超預期政策落地。”張婷表示,“而未來的機會在於,兩會制定超預期政策或者經濟目標,以及政策確定性和盈利確定性的投資機會將繼續。”

在此基礎上,張婷建議以兩個方向爲投資主線:一是5G基礎設施建設、大數據、TMT等新基建領域;二是老舊小區改造、房地產竣工產業鏈以及老基建投資:化工、機械設備、建築材料、傢俱家電等。

繹博投資基金經理王陽林也認爲,兩會是否有針對宏觀經濟和特定領域的超市場預期的扶持政策,會影響整體市場和相關行業表現。“可關注兩會政策是否超預期,並結合估值水平來選擇投資方向。”

而對於兩會的政策方向,機構人士也有所期待。

“國內經濟第一次衝擊已過,但海外疫情仍在蔓延,同時中美摩擦反覆,外需拖累明顯,伴隨國內逆週期調節政策陸續落地,尤其是即將召開的兩會,有望展現更爲清晰的政策佈局。新老基建加碼,市場在配置方向上會聚焦確定性相對更強的內需領域。” 招商基金基金經理侯昊認爲。

泉泓私募基金總經理李科傑則表示,今年的兩會政策值得期待。一方面,投資肯定會擴大,傳統的“鐵公基”,以及新基建都有歷史良機。另一方面,總體上資金面相對寬鬆,利好A股。“我目前加倉方向是大金融業、環保、新興產業。”

安信基金權益投資部基金經理聶世林則表示,“‘總體盈利向下,部分行業估值向上’,這是當前市場整體面臨的格局。我們主要的選股思路是對疫情相對免疫,同時估值依然處於合理區間的公司,以必選消費品、醫藥、建材爲主,同時配置了非常少量偏產業趨勢性的個股,例如:半導體、電動車核心部件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