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深挖財報:宇通客車2020年接連“遇冷”,營收壓力挑戰加劇)

出品 | 每日財報

作者 | 魏文

宇通客車進入2020年以來,接連“遇冷”,根據公佈的第一季度業績顯示,營收28.08億元,同比下滑41.97%,淨利潤爲虧損1.43億元;二季度4月份宇通客車銷售大降51%。

顯然業績、銷量的大幅下滑,令其盈利能力也隨之削弱。加上疫情短時間難以遏制,客車行業銷量超預期下滑,以及公司海外市場拓展不確定性的增加,使宇通客車2020年面臨的營收壓力和挑戰急劇加大。

宇通客車屢次"翻車",那麼問題的根源究竟在哪呢?根據2019年公佈的年報顯示,宇通客車營收、淨利同比雙降,淨利潤已連續三年下滑。

數據顯示:

2019年取得營業收入304.79億元,同比下降3.99%;淨利潤19.4億元,同比下降15.7%。

2018年營業收入爲317.46億元,同比2017年減少4.44%;淨利潤23.01億元,同比下滑26.45%;

2017年實現營收332.22億,同比下降7.33%;淨利潤31.3億元,同比下降22.62%;

 

營收及淨利潤雙降,市佔率穩健提升

對於淨利潤下滑,2019年財報顯示,行業政策和市場需求下行壓力加大,同時受國家新能源補貼標準進一步下調的影響,公司新能源客車盈利能力有所下降所致。宇通客車表示,2019年收入計劃爲320億元,但由於受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及行業總體需求大幅下滑影響,公司未實現年初制定的收入計劃。

宇通客車2019年營收及淨利潤雙降,除了新能源退坡不利影響,還包含2019年客車行業7米及以上客車市場整體下滑。根據中國客車統計信息網數據顯示,2019年客車行業7米及以上客車實現銷售134,331輛,較2018年下降11.31%。

在如此行業低迷狀態下,而宇通全年實現銷量5.87萬輛,同比下降3.6%,仍好於行業整體水平。其中在頗具主導優勢的大中型客車市場,總銷量仍達4.98萬輛,位居行業第一。未來隨着新能源客車產品升級和補貼要求提高,有望在大中客市場份額進一步釋放,繼續領跑客車行業。

同時基於公交需求新能源化,受2015-2017年新能源公交的提前消費影響,2018-2019年公交需求出現了連續下滑。而宇通客車銷量雖有下降,但基本符合市場預期,國內市場佔有率37.1%,提升2.6個百分點,而市佔率的大幅提升,則體現了公司產品的競爭力優勢。

天風證券認爲,在競爭壁壘和盈利能力都高的大中客領域,宇通大中客的市佔率從09年的28%上升至17年的37%。18年市佔率有所下滑,主要是受到了行業新進入者的影響。而如今隨着研發高投入,產品競爭優勢的強化,市佔率反轉回升,令業內對其發展態勢看好。這從2019年年報中的市佔率佔比就已看出。

另外,2019年宇通毛利率爲24.35%,同比下降0.98%。四費佔比18.41%,同比增加1.18%,其中銷售費率9.17%,增加1.26%,管理費率增加0.24%,財務費率下降0.33%;研發費率爲5.82%,下降0.05%。在新能源補貼退坡趨勢下,宇通毛利率微幅下滑,但其盈利優勢依然強於競爭對手,也是其市佔率提升的一大推力。

現金流持續改善,政策補貼爲主

據報告顯示,宇通客車2019年資產負債率有所下降,截至2019年12月31日,宇通客車資產總計約366.19億元人民幣,負債合計189.54億元人民幣,資產負債率爲51.76%,較去年同期下降2.71個百分點。同時經營性淨現金流大幅提升,達到53.4億,同比暴增107.16%,財務狀況基本維持穩定面。

然而宇通客車經營性現金流大幅超越歸母淨利潤,主要是2019年國家補貼“輸血”爲主,當前公司應收賬款138.6億,其中國家補貼72.1億,後續隨着國家補貼的陸續到位,公司現金流也將持續改善。

數據顯示,2019年宇通純電動客車累計銷量約2.11萬輛,獲得補貼金額約21.7億元,補貼佔比16.37%;插電式客車累計銷量約745輛,獲得補貼金額2855萬元,補貼佔比6.13%;燃料電池客車累計銷量232輛,獲得補貼金額9280萬元,補貼佔比13.41%。

隨着新能源補貼退坡,新能源客車市場需求可能存在下滑風險,由此導致新能源客車行業承壓,從而對公司利潤增長不利。但考慮疫情的影響以及新能源客車前期的透支,預計2020年新能源客車銷量壓力加大,利潤增長承壓。

持續加大創新研發投入,夯實產品競爭力

雖然面對行業下行壓力,利潤下滑,但宇通客車在研發投入方面捨得下“血本”。

宇通客車2019年公司發生研發支出17.74億元,佔營業收入的比例爲5.82%,在同行業中居於較高水平。主要投向T7系列車型、高端旅遊、高端公交、CL6/CL7等高端產品的完善與開發,自動駕駛技術的應用、五米微循環車的研究與開發,以及開展“五化”提升、製造能力提升、輕量化、LCC(全生命週期成本)、技術研究專項等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研究投入也使公司產品創新方面收穫頗豐。目前,已擁有國內最完備的節能與新能源客車產品型譜,其中包括6~18米純電動客車、8~18米混合動力客車、8~12米燃料電池客車。智能網聯產品方面,實現了自動駕駛微循環公交在鄭州智慧島的示範運行。使公司產品競爭力得到進一步提升。截至2019年12月底,公司擁有有效專利及軟件著作權2,117件,其中發明專利280件,軟件著作權184件。其中公司新能源技術共獲得授權專利及軟件著作權1,021項。

與此同時,研發成果領先還體現在公司技術戰略轉型上,作爲行業龍頭的宇通客車,一直堅持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的產業發展方向,確立了“三橫五縱”的研發佈局,開發插電式、純電動、燃料電池三大動力系統,重點突破動力電池與電池管理、電機驅動與電力電子、電動客車智能化、充電/加氫技術、高效電附件等共性核心技術。

《每日財報》瞭解發現,從2012年至今,宇通的研發支出每年均有增長。在行業相對低迷的時候,宇通也堅持投入研發,強化產品端可持續的競爭優勢,研發費用在絕對體量上高於競爭對手,這對於公司產品競爭優勢的提升無疑更加有利。

受政策和疫情影響,市場增長空間受壓

在宇通客車看來,客車行業屬於弱週期行業,行業總量取決於居民出行總量和出行結構,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國家政策的影響。在報告期內,受新能源產品提前消費、高鐵及私家車等替代品的影響,國內行業大中型客車需求總量同比下降15.2%。要想減少市場需求的萎縮,需要進一步開發適合和引領客戶運營需求的產品,從城際客運向旅遊客運、景區班線、城鄉公交、通勤班車租賃服務等領域進行轉型。

不過受益於城鎮化進程和國家新能源補貼政策,過去幾年公交在不斷加速更新和普及,2016年需求達到高峯後,近兩年出現了一定下滑,但仍然是客車市場中最大的細分市場。網上數據顯示,目前新能源公交車一二線城市滲透率較高,三四線城市受到基礎設施建設進度限制滲透率仍有提升空間,預計2020年我國公交客車新能源滲透率有望提升至90%,同時預計2020年我國公交車銷量達10.9萬輛,據此計算2020年新能源公交車銷量將達9.8萬輛,相對於2017年有30%增長空間。

同時在旅遊客運方面,過去幾年受旅遊行業的快速發展以及國家新能源政策拉動,旅遊客車市場整體實現了快速增長。但受疫情影響,短期內人員的出行和公共交通的需求受到抑制,對旅遊客車市場的影響尤其明顯。

而校車市場可能存在政策扶持力度不足、需求下滑的風險。2019年國內大中型校車銷量5,922輛,同比下滑14.72%,預計2020年校車需求量較2019年持平或略降。隨着國家旅遊宿營地基礎設施和配套管理法規的完善,房車未來仍有增長空間。另外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預計2020年,醫療救護市場將會出現“補缺型”增長。

海外市場方面,統計數據,2019年中國大中型客車出口22,711輛,同比增長14.36%。報告顯示,受益於中國客車品牌在國內市場形成的技術、產品以及市場推廣等方面的優勢,預計出口市場仍存在較大的增長空間。不過隨着海外新冠肺炎疫情的擴散,預計歐洲、中東等受疫情影響相對較大的市場,旅遊客車的需求量將會出現一定程度下滑,需要進一步提升海外業務金融服務能力。

不僅如此,目前公司海外銷售和服務網絡已實現全球網絡佈局,通過70餘家子公司、辦事處、經銷合作伙伴等多種渠道模式覆蓋十餘個國家和地區通過KD組裝方式進行本土化合作,實現由產品輸出走向“技術輸出和品牌授權”的創新業務模式。但隨着疫情在全球範圍內加速擴散,各國爲控制疫情傳播可能會嚴格限制人員流動和交通運輸。同時受疫情影響,需求端會受到一定衝擊,市場恢復需要時間,訂單可能會延後或減少。

面對國內外市場客車需求在短期的壓力和挑戰。《每日財報》認爲,從發展趨勢看,新能源化將是大勢所趨,隨着新能源補貼政策退坡延期,新基建加大在交通、能源等項目中的投入比,都將利好新能源客車行業發展,推動新能源客車逐漸進入公路客車領域。

同時看好宇通中高端產品升級,以及在國內加大房車、燃料電池等產品的開發和銷售的策略,並在海外市場持續研發高端車型,不斷完善海外的銷售體系等舉措,都將持續提高在行業中的市佔率。一定程度上能增強投資機構及投資者的信心。

考慮到目前經濟下行大環境下,國內外行業市場不確定性的增加,以及宇通進入2020年來銷量的急劇下滑影響,對於今年的營收期待更加難以預料。

聲明: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