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劉鄧大軍進入大別山後,由於山路崎嶇,部隊運動遇到很大困難,輜重物資都要戰士抬着走,大大影響了行軍速度。,而劉鄧大軍系大別山起家的紅4方面軍發展而來,不少高級幹部就是大別山區人,在這裏有雄厚的羣衆基礎。

大家好,我們的大橙橙聊生活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1947年6月,爲了粉碎敵人向陝北和山東的重點進攻,把戰爭引向國民黨區域,劉伯承、鄧小平率領晉冀魯豫野戰軍4個縱隊12.4萬人揮師南進,千里躍進大別山,在大別山轉戰7個月之久。1948年3月28日劉鄧大軍主力轉出大別山時,除了轉爲軍區武裝的第10、11縱隊外,僅剩5.8萬人。
一向戰力強悍,又有劉伯承、鄧小平這樣的一流統帥,爲何在大別山區會付出如此巨大代價呢?究其原因,主要是以下方面:
大別山地形不適合我大部隊運動作戰
大別山區位於鄂、豫、皖三省交界地帶,是淮河與長江的分水嶺,“山脈重疊、綿亙,部隊通視與運動均困難”,從總體上看僅適於游擊戰爭而不適合於大兵團運動作戰。劉鄧大軍進入大別山後,由於山路崎嶇,部隊運動遇到很大困難,輜重物資都要戰士抬着走,大大影響了行軍速度。
我軍進入大別山初期,在敵情並不嚴重的情況下,曾於1947年9月兩次企圖圍殲敵58師,一次計劃圍殲敵85師,都因部隊不適應山地作戰,調動不及時,未達到目的。國民黨軍隊卻利用大別山周圍鐵路和長江航運交通便利的優點,源源不斷的調集兵力,投入大別山戰場。
羣衆基礎並不適合建立根據地
把大別山作爲劉鄧大軍戰略進攻的主要突擊方向,其中一個重要考慮就是大別山是老革命根據地,紅4方面軍、紅25軍、紅28軍和李先念領導的新四軍第5師都先後在這裏建立過根據地,這裏有經過長期革命鬥爭鍛鍊的人民羣衆。,而劉鄧大軍系大別山起家的紅4方面軍發展而來,不少高級幹部就是大別山區人,在這裏有雄厚的羣衆基礎。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由於歷史上我黨在此建立根據地後接着又進行轉移,而每次撤走後,國民黨軍都捲土重來,對根據地人民進行殘酷的反攻倒算,尤其是土改積極分子和軍屬更遭到瘋狂屠殺,一般老百姓被殺怕了,見到大軍就跑,並且是整村整村往山裏跑。部隊行軍打仗,別說靠老百姓支援,就連找個嚮導都非常困難。
大別山的氣候和經濟條件不適合屯兵
位於淮河以南的大別山地區,在地理位置上已屬我國南方地區。劉鄧大軍長期在北方作戰,除部分上層領導外,廣大指戰員都是北方人,對大別山的生活環境很不適應。另外,大別山大部分地區地廣人稀,有時部隊有錢也買不到糧食,餓着肚子行軍作戰是經常的事。
再說,大別山區水田居多,到處是田間小路,北方戰士不習慣行走,輜重都扔掉了仍解決不了行軍問題,加之南方多雨,北方人的布鞋經不住水泡,戰士又穿不慣草鞋,腳上常常流膿淌血,連續行軍時苦不堪言。此外,南方蚊子多,毒蛇多,不少人被蛇咬傷,或患上瘧疾,也造成了大量的非戰鬥減員。
新桂系在大別山盤踞多年、勢力盤根錯節
從北伐時期開始,國民黨新桂系軍隊就曾進入大別山駐紮;抗戰時期,新桂系首領李宗仁擔任第5戰區司令長官,率領以桂軍爲骨幹的大批部隊長期在此抗擊日寇。10年來,新桂系軍隊上至師團長,下到連排長,甚至許多老兵娶的都是當地媳婦,加上新桂系軍隊也比較注意軍紀,注意拉攏當地士紳,因而統治基礎深厚。
同時,爲了防止革命勢力再起,新桂系將統治廣西老巢的經驗也移植到了大別山區,實行保甲聯防,建立了各級民團組織。這種由反動地主、鄉保長甚至紅軍時期的叛徒指揮,被稱作“小保隊”的保安隊,不但熟悉當地的風俗民情,也熟悉我軍的一整套游擊戰術,思想上又極度反動,使得劉鄧大軍在大別山區開展的土改和政權建設舉步維艱。
除了上述原因以外,劉鄧大軍在大別山區的對手也不再是劉峙、顧祝同這樣的“廢物”將軍,而是久經戰陣、人稱“小諸葛”的白崇禧,其從山東戰場調回的第7軍等部隊都是精銳的廣西子弟兵,適應南方氣候,也非常善於在大別山區的山鄉水網中作戰,給遠離後方作戰的劉鄧大軍帶來了很多麻煩。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