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怎麼回事,最近就是想看一些輕鬆的電影,所以就把《傲慢與偏見》扒了出來,重新看了一遍。

即使已經看了N次,再看,還是忍不住驚豔。

每一個鏡頭都像一幅色彩濃烈豔麗的油畫,讓人忍不住陶醉。

每次看這個畫面,我都會想到“落霞與孤鶩齊飛”這句詩。

鄉村的生活,靜謐,安詳,與世隔絕,不過它的另一面卻是單調無聊,在這裏生活的男男女女根本沒有別的消遣方式,很可憐吧。

沒關係,她們身邊出現了一位新鄰居賓利先生。從倫敦來的,單身的年輕男子,一年還有五千鎊的收入。這還不是最爆炸的消息,新鄰居還帶過來一位朋友,達西先生,一年有一萬鎊的收入,還擁有一座美輪美奐的彭伯裏莊園!

八卦總是傳播的最快,古今中外都一樣。

即使已經看了很多遍,還是會很震撼!

高富帥結伴而至,再沒有比這更令人激動興奮的消息了。舞會上的姑娘們精心打扮,展現着最優雅迷人的一面,企圖利用美色換取一張通往上流社會的入場券。

結果很顯然,簡輕而易舉的俘獲了賓利先生的芳心,而伊麗莎白也引起了達西先生的注意。

對於班納特一家來說,嫁女兒是天大的事情,因爲一旦她們的父親去世,她們很快就會被表兄柯林斯先生身無分文的攆出家門。對於簡和賓利先生的婚事,班納特太太不遺餘力,甚至有些可笑。

比如,她明知道會下雨,故意讓簡騎馬去賓利先生家做客,目的就是讓簡能留在那裏住一晚,還在賓利先生舉辦的舞會上肆意宣揚簡即將訂婚的消息,以至於,賓利先生搬回倫敦之後,簡成了小鎮上的笑柄。她還極力想伊麗莎白推薦愚蠢可笑的柯林斯作爲丈夫,就爲了丈夫死後,可以繼續住在這座房子裏。

用力過猛,不僅會讓自己顯得庸俗勢力,還會暴露自己的底牌,弄巧成拙。

社會階層越低,越是急功近利,因爲他們擁有的資源很少,可以用來交換的更少,在貧瘠的環境中,擁有一兩樣突出的特質,自然會認爲擁有了一筆很大的資源,用它換取超值的東西,理所應當。

可是啊,有錢人不傻,他們身邊也不缺美貌這種資源,所以,拿美貌換通行證大多數時間都是行不通的。

這部電影最厲害的地方就在於,你明知道它是一場夢,還會忍不住做下去。

伊麗莎白和達西先生之間的障礙不僅僅是她的母親,還有二人之間巨大的階層差異和誤解。

電影的名字叫傲慢與偏見,所謂傲慢,不過是達西先生這樣的頂級貴族不適應,也不願意將就下流階層們所遵循的規則;而偏見,則是伊麗莎白爲了維護敏感的自尊撐起的保護帳。

很快,兩人之間的矛盾就爆發了。

達西向伊麗莎白求婚被拒,伊麗莎白也不再顧念上流社會要求的淑女的委婉迂迴了,直截了當的告訴達西,即使男人都死光了,她也不會嫁給他。

原因有兩點,一是因爲達西拆散了她姐姐簡和賓利的婚事,二是她的好友威克漢姆遭受的不公平待遇。

不過,他們之間的誤會很快得到了解決。

就在伊麗莎白和舅舅舅母旅遊的時候,得知她最小的妹妹莉迪亞和威克漢姆私奔了。

(這幅畫面,像不像伊甸園?)

有一個私奔的妹妹足以毀掉家中其他姐妹的前程。(看到這我甚至有種在看《知否》的錯覺,墨蘭一人偷情,全家女眷都無顏面。看來無論是中國還是外國,對女性的偏見和不公平始終都是存在的呀。)伊麗莎白束手無策,舅舅和舅母也無計可施。在這最關鍵的時刻,達西站出來了,他不僅把過錯攬到自己身上,還主動提出尋找威克漢姆和莉迪亞。

事實證明,他做到了。成功的掩飾了這樁醜聞,挽回了班納特一家的聲譽,也贏得了伊麗莎白的心。

電影的最後鏡頭拍的很唯美。

伊麗莎白漫無目的的走在鄉間小路上,遠處的地平線上,太太正在緩緩升起,達西由遠及近走來,再次求婚。

最終的結局,自然是皆大歡喜。

《紅樓夢》中有個橋段是賈母掰謊,雖然是以笑話的形式說出來的,不過卻點出了才子佳人式小說的實質——“求而不得”,所以編出來,過一回癮。

作爲觀衆的我們,看這種跨越巨大階級鴻溝的瑪麗蘇電影,不也是爲了過癮嗎?

講真,畫面真的好治癒!

END~~~

☆原創不易,“關注”我,鼓勵一下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