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BiaNews

作者 文靜

上市僅一年,瑞幸咖啡便被勒令退市,曾創造的IPO神話也即將破滅。

昨晚,瑞幸咖啡發佈公告稱,在5月15日收到納斯達克交易所的退市通知,公司計劃就此舉行聽證會,在聽證會結果出爐前,瑞幸將繼續在納斯達克上市。納斯達克在4月7日停止了瑞幸的股票交易,計劃於美國東部時間5月20日上午7點恢復交易。

5月20日凌晨,瑞幸咖啡董事長陸正耀發佈個人聲明稱,目前公司已根據階段性調查結果,第一時間處理相關責任人、重組董事會、更新管理層、積極進行整改,但納斯達克不等最終調查結果就要求公司退市,出乎意料,對此個人深感失望和遺憾。

陸正耀再次對廣大投資人全體瑞幸員工和客戶道歉,並表示,“但不論怎樣,我都會傾盡全力維持門店運營,竭盡所能挽回股東損失,讓瑞幸這個品牌能夠走下去。”

瑞幸咖啡創立20個月IPO,去年底門店數突破4900家超星巴克。然而上市12個月被要求摘牌。市值從最高的120億美元到了如今10.55億美元。閃電上市的瑞幸,如今正閃電落幕。

神話破滅,瑞幸退市倒計時

上市12個月,被勒令摘牌,瑞幸算得上是“最短命的中概股”。

5月19日晚,瑞幸咖啡發佈聲明表示,公司計劃向納斯達克聽證委員會申請舉行聽證會,在聽證會得出結論前,瑞幸咖啡股票將繼續交易。聽證會通常安排在聽證請求日期後的30至45天舉行。

根據公告,納斯達克相關部門做出除牌決定依據了:1、根據納斯達克上市規則,公司於2020年4月2日披露的虛假交易引起的公衆利益關注;2、公司過去未根據納斯達克上市規則公開披露重大信息,並通過該商業模式執行了先前披露的虛假交易。

瑞幸能否在45天內自救?目前來看,退市基本已成定局。

曾經的瑞幸創造了國內互聯網公司最快的上市記錄。在今年1月17日,瑞幸股價最高達51.38美元,市值最高一度超過120億美元。

然而好景不長。從4月2日晚,瑞幸“自爆”財務造假後,開盤股價暴跌逾80%觸發熔斷暫停交易。隨後在40分鐘內觸發了6次熔斷,股價一路暴跌至4.39美元,市值只剩不到11億美元,蒸發90%,目前仍處於停牌狀態。

4月27日,針對網傳瑞幸咖啡被公安、工商部門接管以及證監會進駐一事,瑞幸咖啡發佈聲明稱,公司正在積極配合市場監管部門對瑞幸咖啡經營情況相關工作的瞭解,公司及全國門店運營正常。

5月12日,瑞幸咖啡發佈公告,終止了錢治亞和劉劍的首席執行官和首席運營官的職務。董事會還要求二人從董事會辭職,並收到了他們的辭呈。此外,自內部調查開始以來,公司還對其他六名參與或知曉虛假交易的員工進行了停職或停職處理。

除退市外,瑞幸還面臨投資者的訴訟和鉅額的賠償。5月15日上午,14家境外投資者起訴瑞幸咖啡案在中國香港開庭。目前尚未對外公開判案書。不過香港法院下令凍結瑞幸咖啡資產,限制瑞幸在開曼羣島和香港註冊的實體之間出售或轉讓資產。

CEO、COO被撤職,強制退市,關店90家,資產被凍結。。。。。。當年有多風光,如今就多悽慘。

陸正耀:我絕不是以“概念做局”去欺騙投資人

瑞幸的誕生,源於陸正耀的咖啡情懷。2008年,在尼亞加拉瀑布和劉二海討論神州租車多時候,他帶着一杯加拿大國民咖啡。聊完神州後, 覺得咖啡生意也不錯。橫跨了10年,2017年下半年,瑞幸啓動了。

瘋狂擴張、虧損燒錢、資本遊戲。。。。。。從最初瑞幸身上質疑多聲音就沒有停過。而如今,百億市值已成空。

昨晚,陸正耀發聲明稱,“創業以來,我掙到的錢幾乎全部投入到了實體企業中,質押瑞幸咖啡股票所得資金,也全部用於支持旗下各個企業的經營發展,沒有用於個人揮霍,更沒有轉移資產,對此我願意接受任何調查。”

回顧20年創業,從神州租車、神州專車到瑞幸咖啡。陸正耀表示,它們都是各個領域內的知名品牌,通過模式創新和技術運用,爲廣大用戶提供了實實在在的產品和服務,也解決了數萬員工的就業。“我的風格可能太激進,企業跑的太快,也導致很多問題,但我絕不是以“概念做局”去欺騙投資人,我是真心想把企業做大做好,爲社會創造價值。”

陸正耀堅信瑞幸咖啡的商業模式和商業邏輯是成立的。他表示,瑞幸咖啡自運營以來每年的營收都在持續增長。目前,儘管有疫情和造假風波的雙重打擊,瑞幸數千家門店仍在努力堅持運營,數萬員工仍在勤勤懇懇的工作

過去的一個多月,陸正耀一直處於深深的痛苦和自責之中,夜不能寐。“公司如果退市,面臨的困難和壓力必將繼續加大,但不論怎樣,我都會傾盡全力維持門店運營,竭盡所能挽回股東損失,讓瑞幸這個品牌能夠走下去”。

但資本並未給他時間。5月11日,瑞幸咖啡發佈公告稱,其原第三大機構股東Captial Research Global Investors清倉了公司所有股份。而截至今年2月10日,CRGI還持有瑞幸咖啡9.2%的股權。

除了CRGI,孤松資本也於4月3日清倉離場,它在做空報告發布前持股10.6%。還有摩根大通,在瑞幸披露財務造假後將其股份減持至1.6%。另外,愉悅資本的持股比例則在2月12日從11.13%減至5%。

中概股受牽連,赴美IPO企業何去何從

瑞幸事件一直在發酵,納斯達克也已動刀。

5月19日,據路透社報道,納斯達克將公佈對於上市標準的收緊舉措,比如,要求企業IPO籌資額須達2500萬美元以上,或至少達到上市後市值的四分之一,以及要求會計事務所確保其報表符合國際會計準則。這是納斯達克首次對IPO規模設定最低數額。

路透社表示,納斯達克收緊IPO規定主要是擔心部分潛在進行IPO的中國公司的會計透明度等。

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有29家公司在納斯達克交易所上市,有10家公司融資金額不足2500萬美元。而從2000年以來在納斯達克交易所上市的155家中國企業中,有40家公司從上市中融資金額不足2500萬美元。

因瑞幸事件,中概股正遭受信任危機。且受疫情影響,美股市場瀰漫着濃厚的觀望情緒,當前或成持續做空中概股的時間點。

上一次中概股信任危機是2011年。納斯達克上市公司大連綠諾,被渾水做空,從此掀起一場做空及圍獵中概股的狂潮。股價重挫、融資困難、不得不選擇退市,中概股集體背黑鍋。中國企業回購、管理層增持自救外,還有不少企業取消了赴美IPO計劃。

目前,IPO收緊外,已上市的中概股日子也不好過。好未來、愛奇藝、跟誰學等接連被做空,推上風口浪尖。在瑞幸咖啡自曝造假的兩週後,4月21日美國證監會發布聲明,提示中概股的風險問題。

有分析師指出,未來中概股赴美IPO進程或將受阻,而已上市企業可能加速回歸中國市場。京東和網易近日已曝出計劃赴港二次上市。同時,內地落地一系列資本市場改革措施, A股吸引力大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