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黃岡市政府與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戰略合作暨格羅夫氫能產業生態園項目舉行簽約儀式,格羅夫氫能產業生態園項目正式落戶黃岡,該項目總投資88.6億元。此外,格羅夫控股股東武漢地質資源環境工業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武漢資環院”)與國華能源投資有限公司、湖北高投引導基金管理公司、東湖高新區共同簽署合作協議,在武漢光谷成立首個氫能產業基金,一期基金規模10億元。

凱龍股份受益於格羅夫氫能源項目正加速落地,其氫能源佈局更進一步。

凱龍股份間接投資格羅夫

培育“新能源、新材料、新裝備”三大新興產業,是凱龍股份重要的發展戰略之一。

氫能源是國家能源戰略,國家對發展氫能源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大,產業政策日趨明朗,市場前景廣闊。凱龍股份早在2017年就開始了氫能源產業佈局,打開了新興產業發展的重要突破口。

2017年12月12日,凱龍股份公告公司出資2.1億元與君豐公司、拉薩共創等共同發起設立君豐華盛投資合夥企業(以下簡稱“君豐華盛”),投資氫能源項目。2018年5月,君豐華盛基金出資1.9億元增資武漢資環院,佔該公司22%的股權。武漢資環院爲格羅夫控股股東,股份佔比80%。

格羅夫持股結構(來源:企查查)

武漢資環院,已逐步構建了從制氫儲氫、加氫站建設、燃料電池及動力系統、氫能整車及核心零部件、租賃運營到氫能檢測公共服務的氫能汽車全產業鏈發展佈局。

氫能源產業鏈已初具雛形

制氫儲氫方面,武漢資環院參投企業中極氫能實現了加氫站設備的集成化、智能化,設計產能日加氫能力300公斤,可滿足約50臺公交車的加氫需求,目前雲夢、潛江新建產能,是未來3-5年湖北省內氫燃料電池汽車運行的主要氣源。

動力系統方面,武漢資環院參投企業泰歌氫能擁有燃料電池發動機部分指標處於國內領先地位,已經小批量供貨,並在武漢公交上示範運營,並於去年8月正式投產。

氫能源材料方面,武漢資環院聯合程寒松教授組建的氫陽能源公司,常溫常壓儲氫領域的技術處於行業領先地位,去年3月氫陽能源建設的全國首個液體儲氫材料生產基地已正式投產。

整車方面,2019年3月經武漢資環院研發的格羅夫氫能SUV車型震撼亮相,碳纖維車身、全功率氫能動力乘用車,搭載氫燃料電堆,續航里程可達1000公里以上,預計2020年量產並於2022年前推向全國。

武漢資環院全產業鏈佈局已初具雛形,凱龍股份通過武漢資環院實施氫能源發展的戰略清晰可見。

湖北投資謀劃氫能源

近日,記者從湖北省科技廳瞭解到,湖北正在謀劃氫能交通和氫能儲能等33個重大科技項目,預計投資近600億元。具體來說,以武漢資環院爲建設主體的氫能交通產業化項目擬投入5億元,實現氫能交通和氫能儲能與分佈式供能,加快國家動力轉型、能源轉型革命,催生氫能10萬億級的大市場,確保國家能源安全、能源獨立。於此同時湖北省科技廳相關負責人介紹,這些項目將爲湖北化解疫後綜合症,加快建設具有湖北特色的新型基礎設施,培育高質量發展新動能體系提供有力支撐。

隨着氫能源產業的逐步推廣,作爲武漢資環院參股股東,凱龍股份直接受益。

天風證券研報表示,中國燃料電池產業目前與2012年鋰電池極爲相似,政策自上而下支持,技術達到產業化條件,企業加快佈局速度,產業鏈國產化進程開啓,資本市場投融資熱度持續上升。中國燃料電池產業處於上行通道起點,燃料電池萬億級產業拉開序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