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也正因如此,纔會出現很多年輕人沒車沒房,卻看不起有車有房的那類人,因爲他們潛意識認爲,自己只要想買,就隨時能買起。正是因爲這種潛意識心理和現實情況的衝突,才導致很多年輕人對錢沒有概念。

前兩天有個朋友對我說,他發現了一種很奇怪的現象,那就是現在很多年輕人月收入3000,並且花錢還大手大腳,兜裏可能連1000塊錢都沒有,但卻普遍認爲幾十萬元是小錢。還有一部分年輕人,明明沒車子、沒房子,卻認爲那些開豪車有房子的人也不過如此。聽完他說的問題之後,筆者也認真的思考了一下這個問題,發現這種現象的確是存在的,並且持有這種想法的年輕人不在少數。那麼,當下的年輕人爲什麼會出現這種想法呢?我認爲有以下幾點原因。


第一:從小生活富足,對錢沒有概念

現在很多95後,00後,他們從小到大的生活環境都是比較優渥的,所以他們當中有很多人對錢都沒有概念,甚至會對自己的家庭財產產生“誤判”。什麼意思呢?我給大家舉個例子:小明出生於1998年,從小生活富足,想要什麼父母都會滿足。在這種情況下,小明的潛意識會認爲,自己父母的收入應該還不錯,家底也比較充實。


但現實情況是,小明父母的經濟實力可以爲其買一些名牌衣服、名牌鞋子,但卻無法給他買一輛幾十萬的汽車、上百萬的房子。正是因爲這種潛意識心理和現實情況的衝突,才導致很多年輕人對錢沒有概念。也正因如此,纔會出現很多年輕人沒車沒房,卻看不起有車有房的那類人,因爲他們潛意識認爲,自己只要想買,就隨時能買起。


第二:各類借貸金融產品層出不窮

以30萬元爲例,如果一個年輕人的月薪是3000元,那麼他至少要工作10年的時間纔可以攢夠。但我們會發現,很多年輕人存款1萬元就敢買二三十萬的汽車,爲什麼呢

因爲他們可以選擇透支消費?自己手裏雖然沒有存款,但是可以找借貸平臺借款,反正分期之後每天才還八九十元,看着也不是特別多。


第三:既然行動上買不起,不如嘴上安慰下自己

現在別說北上廣深這些大城市,就連三四線小城市的房價都普遍漲到了七八千元/平方米,隨便買一套小戶型的房子就需要100萬元左右。除了房子之外,年輕人還要考慮結婚的彩禮錢、買車的車錢,以上幾種費用加起來,起碼也需要近200萬元。那麼問題來了,別說月入3000元,就是月入3萬元,想攢夠200萬元恐怕也需要幾年時間。所以,不排除一些年輕人已經麻木了,可能他們內心已經暗自拋棄了這些東西,因此活的非常“瀟灑”。


第四:錢越來越不“值錢”

10年前,5元錢就可以喫一頓豐盛的午餐,現在起碼要15元,而且還不能算喫好,只能算喫飽。由此可見,貨幣貶值的速度還是非常快的。正是由於錢越來越不“值錢”,所以一部分年輕人看不起“錢”。


筆者想說,無論是上述哪種原因,年輕人都不應該眼高手低,甚至不把幾十萬元放在眼裏。要知道,即便是1億元,那麼它最初也是由一元錢攢起來的。所以,我們既要想辦法增加收入,又不能養成“看不起錢”的壞習慣。對此,大家怎麼看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