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位戰死沙場的中央軍委委員?倒在了黎明之前,讓人遺憾!
肅立高臺悼忠魂,
猶聞寧都號炮聲。
擊案憤起千城將,
振國英雄拭雲峯。
這首詩是開國上將肖華,在高臺烈士陵園做出的,所追悼的人是紅五軍軍長董振國。這是最後一位戰死沙場的中央軍委委員,倒在了黎明之前,讓人遺憾!
棄暗投明
與大多數我軍將領不同,董振堂的出身還是不錯的,小時候家裏還能支持得起董振堂去習武,長大後董振堂還在保定陸軍軍官學校深造過,接受過系統的軍事指揮和軍事訓練。
最開始董振堂追隨的是軍閥馮玉祥,還參加了馮玉祥子啊1924年發動的北京政變。他也因此得到馮玉祥的認可,1926年的時候就已經是手握軍權的旅長了。董振堂一生的轉折點是在1931年12月14日,這一天他帶着一萬七千多人棄暗投明前往蘇區。後來被編入中國工農紅軍第五軍團,這就是震驚一時的寧都起義。
董振堂擔任第五軍團副總指揮兼任第13軍軍長,後被提拔爲第五軍團總指揮,下屬三個軍共1.7萬人。在他的指揮下,他指揮部隊參加了第四次、第五次反圍剿中的大部分戰鬥。紅五軍團也因此出色的完成了,保衛黨中央和中央紅軍主力的任務,紅五軍團也被稱爲“鐵流後衛”。
喋血孤城
爲了打通國際支援路線,獲得共產國際的幫助。我黨決定把第5軍、第9軍、第30軍共同組建爲西路軍,共計兩萬一千多人,西渡黃河進攻河西走廊。
1936年12月7日,在軍委擴大會議上,出於董振堂的出色戰績和卓越的軍事才能,將董振堂任命爲中央軍委委員(名字與現在略有不同)。
敵人數倍於己又是孤立無援,其艱難可想而知。但及時是在如此困難的條件下,董振堂依然在人民羣衆的支持下堅守了八天八夜。但最終因寡不敵衆,高臺城西北防線的防線被馬家軍突破。
與城共存亡
危機時刻政治部主任命令警衛排保護軍長突圍,但董振堂軍長舉起手槍射擊,大聲訓斥:“我董振堂誓與高臺共存亡。”但戰爭就是這麼殘酷,董振堂在前線指揮部隊的時候,被敵人擊中並從城牆上摔下。
董振堂軍長就這樣戰死沙場,年僅42歲,他也成爲最後一個戰死沙場的中央軍委委員。可以說這是倒在了黎明之前,讓人嘆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