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騰邦國際商業服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騰邦國際”)“負面消息”不斷。5月15日晚,騰邦國際發佈公告稱,截至目前,該公司累計訴訟金額爲23.1億元,訴訟案件均爲經營性訴訟,其中金融機構涉訴案件訴訟金額爲19.45億元,佔比84.21%。同日,騰邦國際發佈公告稱,由於涉及資料複雜和數據量較多,無法在規定的時間內回覆深交所發佈的《關於對騰邦國際商業服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年報問詢函》(以下簡稱《問詢函》)(創業板年報問詢函2020第 145 號)。並向深交所申請回復期限延長5個工作日。

在此次發佈的公告中,騰邦國際表示,公司及全資、控股子公司作爲涉訴主體的原因主要是因爲公司流動性出現困難以及新冠疫情影響導致未及時償還相應債權人的貸款、貨款等債務,已對公司業務開展造成較大影響。涉及的訴訟案件均爲經營性訴訟,其中金融機構涉訴案件訴訟金額爲19.45 億元,佔合計訴訟金額的比例爲 84.21%。騰邦國際稱,公司正在按照相關部門關於對騰邦集團整體債務風險化解的指示,安排公司財務部門、法務部門根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與申請執行人溝通。

公開信息顯示,2011年,騰邦國際成功在創業板上市,官網自稱爲“中國商業服務第一股”,以機票分銷業務起家,並逐步將業務板塊擴展至旅遊、金融等多個層面,曾一度是業界公認的國內票代“龍頭”企業。2014年以前,騰邦國際年淨利潤均維持在數千萬元左右,後在旅遊市場集中發力,淨資產規模由2011年一季度末的9.39億元最高提升至2018年三季度末的29.44億元。然而,進入2018年,騰邦國際快速擴張背後的隱憂逐漸浮現,各路“問題”接連找上門來,近期更是麻煩纏身。

5月15日,騰邦國際發佈公告稱,公司於 5月 6 日收到深交所《問詢函》,但由於2019 年合併範圍內公司尤其異地子公司較多,在整理資料、彙總數據、覈對賬目方面工作量大,無法按時完成關於合併報表範圍和審計受限事項的確認工作;且2019 年公司經營困境,存在子公司失控、關聯交易、涉及訴訟較多等較爲複雜的情況,工作量較大,難以按時完成核實確認資料工作;2019 年公司資產減值、商譽計算等的複覈確認工作涉及失控的子公司,溝通協調以及複覈的工作量比較大。對此,騰邦國際提出申請回復期限延長五個工作日,並預計 於 5 月 22 日前回復。

據瞭解,此次被問詢的年報發佈於4月30日。年報信息顯示,報告期內騰邦國際淨利潤爲-15.76億元,2018年同期爲盈利1.68億元,同比下滑1039.49%。這也是該公司自2010年上市後的首次虧損。面對虧損數據,騰邦國際稱,2019年受金融去槓桿以及宏觀經濟下行影響,企業經營難度加大。同時行業競爭加劇,旅遊產業轉型升級加快。受各種因素影響,公司融資受限,導致資金流動性緊張,令旅遊業務和機票代理業務遇到較大經營困難。業內普遍認爲,在“債臺高築”、子公司“失控”等問題下,曾經的“中國商業服務第一股”,已經走到了破產邊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