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這裏,我們呼籲從政府和行業層面,對養子溝等眼前面臨困難的景區保持細心、貼心、耐心,給予這個關乎“詩與遠方”的行業更多的激勵措施和政策扶持,幫助他們渡過難關,實現高質量發展。全域旅遊是欒川的一塊金字招牌,近年來也越擦越亮,養子溝景區的破產只是個案。

  “當前文旅行業競爭白熱化,特色就是發展優勢,彰顯特色才能在競爭中勝出。”

  近日,洛陽欒川養子溝景區申請破產,當地法院發公告一事,引發熱議。欒川縣文化廣電和旅遊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該景區破產的原因是資不抵債,目前景區仍正常營業,希望能夠進行轉讓。

  看到這個消息,公衆第一反應是:破產會不會與疫情影響有關?其實不然,疫情管控最嚴的時候正值冬季,也是此類山水景區的淡季,無論管控與否,客流量都會減少。在疫情穩定後文旅行業普遍復甦,尤其是“五一”長假期間,欒川縣累計接待遊客29.6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1.98億元,交上了不錯的成績單。曾經風光無限的養子溝景區,卻走上申請破產之路,不禁讓人疑惑:原因到底在哪裏?

  深究養子溝景區目前的狀況,疫情可能只是壓倒它的“最後一根稻草”,主要問題還在於景區長期管理不善的積弊。該景區開發和建設緩慢,設施老化、產品滯後、管理混亂,不能適應當前旅遊市場的發展變化。

  全域旅遊是欒川的一塊金字招牌,近年來也越擦越亮,養子溝景區的破產只是個案。不怕有問題,就怕無視問題,這次破產風波,就是很好的提醒,整治弊病、抖擻精神,通過提升服務品質,不斷探索創新,來滿足消費者的新需求,推動行業的升級換代。

  當前文旅行業競爭白熱化,特色就是發展優勢,彰顯特色才能在競爭中勝出。木桶原理許多人耳熟能詳,反木桶原理則較少被論及,就是說木桶最長的一根木板決定了其特色與優勢,在一個小範圍內成爲制高點。對於一個景區而言,反木桶原理是要提倡特色突顯的創新戰略:找準自己的獨特優勢,精益求精,不斷加固最長的那根木板,在一個點上突破原有格局,進而塑造一種新的態勢。

  實際上河南很多景區不滿足於“人無我有”這樣的天然優勢,努力把自己的特色做到極致,做到沒有地方可以替代。少林寺就不必贅言了,千古名剎響噹噹的少林功夫“獨此一家,別無分店”;雲臺山最近也頻頻刷屏,“抖來雲臺山練太極”“漢服花朝節”等活動玩得風生水起。文旅融合往往能發生化學反應,產生“1+1>2”的效應。養子溝有什麼呢?梨花邊,彷彿能看見樊梨花正在諄諄教子;養子場上,留下了薛剛習武時閃轉騰挪的颯爽英姿……沒錯,“養子”是養子溝的最大特色旅遊資源。走出“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的窠臼,打造“親子”主題和賣點,走好差異化發展的路子,養子溝景區才能打好翻身仗。

  5月19日,是《徐霞客遊記》首篇開篇之日,也是第十個“中國旅遊日”。十年來,這個特別的日子已成爲我國旅遊發展成果的“宣傳日”、旅遊產業繁榮壯大的“促進日”和全民分享旅遊幸福的“惠民日”。在這裏,我們呼籲從政府和行業層面,對養子溝等眼前面臨困難的景區保持細心、貼心、耐心,給予這個關乎“詩與遠方”的行業更多的激勵措施和政策扶持,幫助他們渡過難關,實現高質量發展。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