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们的悠柔爱谈生活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傅太后去世。哀帝为傅太后举行了隆重的葬礼,把她葬在元帝陵旁,称曰孝元傳皇后。哀帝还要给董贤加封,就託傅太后诏,令丞相益封董贤二千户丞相王嘉是个直臣,刚正不阿。他退回诏书,上书劝谏哀帝说:“臣闻爵禄、土地,是皇天所有。王者代天爵人,更应慎之。裂地而封,不得其宜,则众庶不服,感动阴阳,其害自深。高安侯董贤,是佞幸之臣,陛下倾爵位以费之,尽货财以富之,损至尊以之,难道还不满足?财货都是百姓的血汗,孝文皇帝当初想盖座露台,听说要用百金,就不让盖了。如今,董贤大肆挥霍国家钱财,得到的赏赐超过千金,古往今来,还没有这样的例子。知道这事的人,没有不愤恨他的。乡谚日:千人所指,无病而死。臣常为之寒心。
董贤得到的賞赐已过于丰厚,应该有所满足。愿陛下思念高祖创业之艰苦,天下还要相传下去啊!臣谨封上诏书,不敢泄露。这样做不是我怕死而不敢承担拒诏之罪,而是怕天下人知道,批评陛下。”哀帝看完王嘉的谏书,不仅不悟,反而大怒,借着另外一件小毒,下诏:“召丞相诣廷尉诏狱”。汉朝自文帝以来,相沿有一惯例,将相不受刑辱,有罪皆自杀。皇帝不能轻易召丞相到廷尉对狱,召丞相诣廷尉,则是要丞相自杀的代词。使者拿着诏书到了丞相府,丞相府的官吏们相对而泣,一起为丞相和药奉上,王嘉不背服。
主簿说:“将相不对理陈冤,相题以为故事,署侯宜自决!”使者高坐府门,直盯着王嘉。王嘉夺过药杯,择在地上,怒对属官们说:“丞相备位三公,奉职为国,有罪当伏刑于都市之中,以示万众。丞相难道是小孩?为什么要服药而死!”王嘉叫来家人,换上庄重的朝服,整整衣冠,正步走出相府,拜了两拜,接过诏书,坐上小车,就朝延尉驶去。使者大吃一惊,只好跟着王嘉去延尉。延尉收了王嘉的相印、侯印,就把他关在监狱里。哀帝听说王嘉没有死,竟自已到廷尉去了,不由气昏过去。他当即下令,由将军等两个二千石的大臣来审问王嘉。王嘉关在狱中,一连二十多天不吃东西,最后,吐血而死。同情王嘉的人,无不为之掉泪。
元寿元年十二月,哀帝下诏:任董贤为大司马,卫将军领尚书事。那一年,董贤只有二十二岁。汉朝的中枢机构自武帝以来,有一个重要的变化,大司马领尚书事位在丞相之上,是真正的行政首脑。这样,董贤竟成了百官之首,掌握了国家大权。董贤的亲属们都做了官。哀帝经常在宫中摆设酒宴与董氏一家宴欢,刘氏的官庭,成了董家自由出入的天地。一天,哀帝在宫中摆宴,专请董氏父子,亲属们饮酒,饮到高兴时,哀帝竟拉着董贤说:“我要效法尧传位于舜那样,传位于你,怎么样?”周围侍宴的官员无不惊愕,面面相觑。中常侍王闳壮着胆子,走上前去,大声对哀帝说:“天下乃高皇帝之天下,非陛下所有。陛下承刘氏宗庙,当传子孙万世无穷,责任至重,天子无戏言!”听了王闳的喝声,哀帝的酒劲消了一半。他一声不吭,默獸地坐在那里,周围的人也都屏住呼吸,不敢喘气。过了一会儿,哀帝才摆摆手,让人撤去酒宴。就这样,在百姓的咒骂声中,在群臣的抱怨中,在与董贤的嬉笑玩耍中,哀帝度过了他上台后的第六个春秋。元寿二年(公元前1年)六月,病死于未央宫,时年二十五岁。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