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版婆婆""全能婆婆"

有閨蜜告訴我,她結婚前總把婆婆當做假想敵,原因是總擔心遇到惡婆婆,萬一對自己刻薄,對孩子不好,或者重男輕女啥的,這後半輩子就真是掉坑裏了。

所以她找老公的時候,同時要考慮公公婆婆的因素,所以結婚前,瞭解到婆婆是個很能幹的女人,這才決心嫁給現在的老公。

事實上,結婚後她可真是舒心過很長一段時間,令很多閨蜜羨慕,她說有次自己生病了,婆婆陪牀了兩天,照顧自己可好了,她自己都說,真是"絕版婆婆"。

但她的態度,在孩子出生後兩年,開始變了,最近說的最多的,反而是不希望有個"全能婆婆"。

原來,婆婆太能幹了,承包了許多家庭的瑣事,除此之外,爲了讓兒子兒媳能有更好的精力工作,婆婆甚至把養孩子的事也一併承包了。

剛剛生完孩子,婆婆就對她說:"你好好休息,孩子我來帶。"

除了抱過來餵奶,幾乎孩子就在婆婆房裏,這樣一直持續了很久,一度讓當媽的感覺自己就是個工具人,只需要餵奶就行。

但婆婆是真心希望小兩口能好好休息,恢復工作,不用擔心孩子。帶孩子很辛苦的,有時候半夜聽到老人家爬起來抱孩子,給孩子溫奶,說實話,很令人感動。

但哪有孩子不跟媽媽親的?婆婆這算是橫叉一槓嗎?

婆婆說:你們要上班,要給孩子掙奶粉錢,我不帶着孩子,孩子怎麼辦?

說得這個寶媽啞口無言,她只能安慰自己,世間沒有兩全法,既然要用心工作,就不得不把孩子委託給他人帶一帶,比起那些傳說中的"黑保姆",自家婆婆帶要安全的多吧。

隨着孩子長大,婆婆以"你們好好過二人世界"的理由,把孩子帶回老家了,只有週末能回來給父母帶兩天。

在某一個時刻,這位"全能婆婆"對孩子的插手,讓自己感受到了威脅,好像心被人偷走了一塊。

這是婆婆的拳拳之意,難道還要伸手打笑臉人嗎?令她最難過的是,丈夫旗幟鮮明地站在了婆婆一邊,理由是:奶奶孩子還能差的了?那可是親孫子,寶貝的不行,有老人帶孩子,兩口子能騰出手做很多事了,平時還能好好休息保持精力,孩子週末回來好好帶他玩就好了。

畢竟現在要掙錢養家,要打拼,爲孩子的未來。我不要媽媽,我要奶奶

這個境況,突然間被破壞,導火索是孩子的一句話:"我不要媽媽,我要奶奶"

朋友說,當時聽到這句話的時候,感覺比當初失戀的時候還讓自己難過,這可是自己身上掉下來的肉啊,他說不要我了,心如刀絞。

朋友們也紛紛勸她,做夢都想有這麼懂事肯幫忙的婆婆,你這不是身在福中不知福麼?

似乎在這個家庭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道理,只有寶媽的心思沒道理,顯得矯情。

但真的如此嗎?"隔代親子關係",讓三代人處境艱難

有人會說了,這還能不能讓人好好過?婆婆插手也不行,不插手也不行?那婆婆這個崗位也太難了吧?

其實不是的,凡事要有度,完全不插手,會被兒媳抱怨,原因是現代女性很難做到全職寶媽,因爲生活壓力和對生活品質的更高追求,都不允許女性完全在家裏帶孩子。這纔有了需要老人搭把手的現象。

但如果老人插手過深入,甚至混淆了正常的"親子關係",使得父母的角色與孩子產生了割裂,這對孩子的危害的巨大的。

孩子的性格塑造,在3歲前都是來自父母,也就是說,如果和老人多多接觸,傳遞給孩子的可能是過時的、不再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根子。

小鵝破殼而出,看到的第一個生物,會把他當做自己的父母,對他特別親切。

鳥禽尚且如此,更何況人呢?

所以,不是老人不應該介入到小家庭中,而是需要掌握力度,"幫助"而不是"代勞"。老人在帶孩子的時候保持適度的距離有什麼好處?

01.老人也可以不用那麼累

老人年紀大了,如果還要熬夜帶孩子,高血壓高血脂的基礎病可不會輕易饒過誰。

02.讓孩子和父母保有純粹的親子之情

寶爸寶媽是年富力強的,他們獲取的育兒方式是最先進的,他們奮鬥的身影會給孩子塑造拼搏向上的積極榜樣。

03.全家人都能得到休息

洪水來了,靠一個大壩能攔得住嗎?當然不行的,壓力過大的時候,需要分流,所以多人合理分配帶孩子的時間,每個人都可以得到休息,不好嗎?爺爺奶奶們,除了孩子,還有熱鬧的廣場舞在等待你們。

所以,老人家帶孩子當然可以,只是不要過度,也不要越界,讓大家都舒適的方式是有的,需要全家都能尊重符合自然的"親子關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