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開車去西藏能防止高反。旅行也是一樣的,西藏雖美,但最感人的風景在路上,有的人爲了延長這樣的美妙,還選擇了徒步或騎行。

原標題:去西藏,坐高鐵、飛機不香嗎?爲什麼很多人要大老遠開着車去?

那是爲了享受旅途的風景。西藏只是目的地,但並非旅途全部。就好比“大家都知道人生的終點是死亡,但仍要在活着的時候盡情享受”。旅行也是一樣的,西藏雖美,但最感人的風景在路上,有的人爲了延長這樣的美妙,還選擇了徒步或騎行。(下圖:日喀則白壩)

開車去西藏能防止高反。拉薩的海拔3300m,周邊的著名景點大都在海拔4000m以上,而且日喀則的幾個經典景點海拔均超過5000m。所以去西藏首先要克服從平原到高原的不適症狀。選擇開車,海拔漸漸上升,有利於身體適應高海拔。在西藏如果沒有高反困擾,拍攝效率會很高,纔有心情享受美食、美景。(下圖:日喀則帕裏油菜花)

開車去西藏,喫喝拉撒、藥品、裝備全在車上。車是一個移動的小家。走走停停,不受約束。如果車裏面配備着帳篷、寢具,沿途找個風景絕佳的地方露營,也是一件很浪漫的事情。如果你像輪癡一樣,是風光控,出門總要帶一大堆攝影器材,有一輛車追逐日出日落,最方便不過。(下圖:烏拉山埡口遙望珠峯)

坐飛機的缺點。幾乎在飛機上睡一小覺便能到達拉薩。從A站到B站之間是一片空白,完美錯過川藏、青藏線上的著名雪山冰嶺,這樣的旅程不免乏味。等你到了拉薩,輕飄飄地走在大街,看到大部分建築都是現代風,不免有些沮喪。個人認爲這樣的旅行深度不夠,而且容易高反。兩年前,輪癡一行14人坐飛機前往日喀則採風。結果,除了輪癡和一位體育老師無恙,其他人都高反了。當大巴車停在5000m埡口,面對雄壯的雪山羣,居然沒人敢下大巴車。回頭一看,都抱着氧氣瓶,面色慘白,一副搖搖欲墜的樣子。其中一位當天就肺水腫,還因空氣乾燥,鼻血不止,不得不拜託兩位症狀較輕的同行攝影師將他護送至拉薩比較好的醫院。(下圖:日喀則扎什倫布寺)

坐高鐵是個折中的辦法,算大衆選擇,費用比飛機便宜,也有風景和從低到高的適應,但同樣缺乏過程,畢竟是火車窗外的風景,感受既不真切,也不生動,而且車廂裏總一股泡方便麪的味道。這樣的環境里根本品不出唐古拉山的聖潔味道。(下圖:滇藏線梅里雪山)

小編能理解開車的美妙,但開車的麻煩也一大堆。比如走滇藏公路,行至落差巨大的橫斷山脈地帶,一會兒缺氧、一會兒醉氧的感覺一點兒都不浪漫。而且拉薩周邊300公里範圍公路段經常區間限速,那種等待讓人抓狂。再加上雨季通過峽谷時有落石和山體滑坡危險,還會面臨大風、大雪這種不可抗因素,要靠運氣脫險。其實自駕西藏的風險很大,一輛車在茫茫青藏高原渺小的像一粒微塵,但是很多人將這些冒險經歷當作人生美味、飯桌上的談資看待,意義就不同了。與他們來說,西藏之美是經歷各種艱辛之後的補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