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針對日軍的多次要求,我軍決定用他換回被俘的渤海行署公安局長李震和臨淄縣長李鐵鋒等10餘人,並儘量擴大交換我方被俘人員的數量。無奈之下,日軍便派出飛機多次投撒傳單,宣稱只要釋放被俘的飛行員,願以大批武器進行交換,也可以另提條件。

雖說在戰場上,戰俘交換經常發生。然而,發生在1944年的一次戰俘交換事件,卻是中國抗戰史上唯一的一次,我軍用一名“特殊”戰俘換回大批武器及40餘名八路軍重要幹部和抗日戰士。而將這些八路“放虎歸山”,讓日方喫盡了苦頭。


1944年1月,一架日軍飛機因機械故障墜落在山東解放區昌邑縣東利漁村附近,當地民兵活捉了這架敵機的飛行員。隨後其被押送至渤海軍區司令部,經軍區敵工部審訊查明,被活捉的日軍飛行員名叫山田井馬,是日軍陸軍航空一飛行大隊的中尉飛行員。令人沒想到的是,他不僅是日本關東軍一個高級將領的兒子,還是侵華日軍華北方面軍司令岡村寧次的侄子。


開始審訊時,山田井馬態度蠻橫,甚至幾次企圖自殺。因爲他覺得被俘有損“日本皇軍”的臉面,後悔沒帶上自衛武器。此事如傳回日本,不僅無法在軍界待下去,更會使父輩們的顏面掃盡。經我軍再三做工作,其思想轉變較快。在最後一段時間裏,他不僅與八路軍官兵的關係日漸緊密,甚至還教我軍看押戰士學會了一些瓦解日軍的陣前喊話。這些喊話後來在與日軍對陣時經常被用到。


對於這樣一個特殊身份的飛行員墜機後失蹤,侵華日軍異常關注,並多次搜救無果。無奈之下,日軍便派出飛機多次投撒傳單,宣稱只要釋放被俘的飛行員,願以大批武器進行交換,也可以另提條件。

針對日軍的多次要求,我軍決定用他換回被俘的渤海行署公安局長李震和臨淄縣長李鐵鋒等10餘人,並儘量擴大交換我方被俘人員的數量。雙方很快達成了戰俘交換協議。按照協議,日軍先行第一批釋放了李震等10多人,並“贈送”了一大批武器彈藥,我方則釋放了山田井馬。


使人意想不到的是,當交換戰俘的消息傳到山田井馬耳朵裏後,他顯得十分鬱悶,多次向看押他的幹部戰士表示不願意現在就走。後經我敵工部門和反戰人士反覆做工作進行勸說,他才勉強同意回去。隨後,日軍按照協議又釋放了第二批我方作戰被俘人員30多人。這是中國抗戰史上少有的交換戰俘事件,八路軍和抗日政府達到了預期的目的。

被換回來的八路軍重要幹部和抗日戰士,後來繼續戰鬥在對日作戰的最前線。李鐵鋒在出獄後帶領地方武裝連續端掉了十餘個日軍炮樓,並粉碎了日僞軍發起的報復性“掃蕩”。李震帶領鋤奸隊鎮壓了一批罪大惡極的漢奸,給敵僞政權以沉重打擊。對此,日軍曾一度抱怨不該爲搭救飛行員而“放虎歸山”,因而吞下苦果。


據有關資料記載,山田井馬被交換回去後,發誓不再與八路軍作戰和中國人民爲敵,也拒絕進行“反省”。日軍無奈之下,將他送回日本,不久,又把他派往東南亞戰場與美軍作戰。最終,山田井馬戰死在馬來亞前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