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果單單把呂布趙雲典韋關羽張飛馬超張飛這六個名將排行,要是看武力值和單挑戰績來看,應該是“一呂二張三關羽,四趙五馬六典韋”。”但即使是僅憑《三國演義》的描寫來爲“六大高手”排名,這個順序也是不對的,起碼趙雲和典韋被高估了,而關羽和張飛被低估了,搏擊高手張郃許褚徐晃沒有上榜很不公平,東吳諸將,特別是孫堅孫策太史慈甘寧一個都沒入選,好像東吳諸將都是打醬油的,要果真如此,那麼孫權別說稱帝而且是最後一個滅亡,就是赤壁之戰,他也打不贏。

一說起三國名將,人們就會說“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但即使是僅憑《三國演義》的描寫來爲“六大高手”排名,這個順序也是不對的,起碼趙雲和典韋被高估了,而關羽和張飛被低估了,搏擊高手張郃許褚徐晃沒有上榜很不公平,東吳諸將,特別是孫堅孫策太史慈甘寧一個都沒入選,好像東吳諸將都是打醬油的,要果真如此,那麼孫權別說稱帝而且是最後一個滅亡,就是赤壁之戰,他也打不贏。
如果單單把呂布趙雲典韋關羽張飛馬超張飛這六個名將排行,要是看武力值和單挑戰績來看,應該是“一呂二張三關羽,四趙五馬六典韋”。咱們今天是按照《三國演義》來排名的,不是按照正史,因爲正史中高級武將很少單挑——衝鋒陷陣是中下級將領的事情,主將的職責是坐鎮中軍調度指揮。
在《三國演義》中,呂布單挑排名第一應該毫無爭議,因爲幾乎所有的三國名將都跟他單挑過,蜀漢陣營的劉關張仨打一個,因爲關羽張飛兩個人拿不下他;濮陽之戰,許褚、典韋、夏侯惇、 夏侯淵、李典、樂進六大高手羣毆,呂布全身而退。
第二名的應該是張飛而不是趙雲更不是關羽,因爲能跟呂布大戰一百回合不分勝負的,也就是張飛一個人,而且張飛動不動就大罵呂布“三姓家奴”,而呂布大多數時候都忍氣吞聲,即使“張飛此時酒猶未醒,不能力戰。”呂布也是“素知飛勇,亦不敢相。”而說張飛比關羽勇猛,還有一個紀靈可以做參照物。關羽“迎着紀靈廝殺,大戰三十合,不分勝負。”而張飛“鬥無十合,大喝一聲,刺紀靈於馬下。”
第三名是關羽,也當之無愧,畢竟顏良文丑是河北名將,“徐晃應聲而出,與顏良戰二十合,敗歸本陣。”文丑一箭射倒張遼坐騎,徐晃死戰不勝。這兩個人被關羽像“土雞瓦犬”一樣殺掉了,顏良一招斃命,文丑也“戰不三合”。過五關斬六將,擒于禁斬龐德威震華夏,雖然比張飛還差一點點,關羽位列第三也是可以的。
第四名應該是趙雲趙子龍,雖然長坂坡救阿斗,“趙雲懷抱後主,直透重圍,砍倒大旗兩面,奪槊三條;前後槍刺劍砍,殺死曹營名將五十餘員。”但可惜的是沒有超一流武將,所謂殺張繡斬高覽,《三國演義》原著裏都沒有,只是遇到了張郃,大戰十個回合之後趙雲奪路而走。但是趙雲後來年近七旬還能一戰力斬韓德父子五人,那武力也不是一般人能比得了的,特別是在馬超面前談笑間連斬二將,讓馬超也心驚肉跳。趙雲排在馬超前面,也就順理成章了。而把趙雲排在關羽後面,也有一個參照物,這個參照物就是被關羽三個回合幹掉的文丑,趙雲首戰遇到文丑,“戰五六十合,勝負未分”。
第五名馬超雖然曾經殺得曹操割須棄袍,但是卻也知道“贏不得張飛”,還用銅錘偷襲,但也沒有成功,被張飛輕鬆閃過去了。馬超有個特點,就是殺小卒子厲害,但是遇到張飛許褚這樣的猛將他就打不贏,還曾經兩次被夏侯淵攆得上天無路入地無門,而夏侯淵卻被黃忠砍了。
第六名是典韋,那是因爲咱們今天只評價他們六個,要是再把孫策太史慈等人算上,典韋可能還得再往後排,典韋排名靠後,其實道理很簡單:典韋就是個不稱職的保鏢,在跟呂布作戰的時候,典韋居然把曹操跟丟了,曹操眼巴巴地“見典韋殺出去了。”要不是曹操機智呂布臉盲,方天畫戟刺下,就沒有後面的三國了。而且典韋沒有沒有斬殺名將的紀錄,最後是被一幫小兵殺死了。而典韋之所以出名,就是因爲死得早,一般來說,死的比較早、死得比較慘的將領,大家都是要高看一眼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