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海外網評:疫情當前,日本爲何提前2年成立“宇宙作戰隊”?)

資料圖:日本“宇宙作戰隊”旗幟。(圖片來源:產經新聞)

據共同社5月18日報道稱,日本防衛省當天在東京都府中基地舉行儀式,宣佈正式成立“宇宙作戰隊”。根據相關計劃,該部隊的初始規模約爲20人,此後將逐步擴大人員規模。同日,美國太空軍司令約翰·雷蒙德在推特上向日本表達祝賀,稱“今後,希望提高美日兩國在太空領域的相互合作”。伴隨日本“宇宙作戰隊”的成立,意味着日本正式參與到太空領域的競爭,而在日美同盟框架下,也意味着日美安保合作範圍的擴大。

日本對“進軍”太空領域籌謀已久。2008年,日本國會通過《宇宙基本法》,推翻了以往的“非軍事和平利用太空”原則,使日本以防禦性軍事目的爲理由開展軍事航天活動成爲可能。2018年12月,日本在《防衛計劃大綱》中,更是進一步將太空列爲“事關生死存亡”的關鍵戰略領域,宣稱要採取綜合措施確保在太空領域的優勢地位。不過,日本最初計劃設立專門太空部隊的時間是2022年。

在當前應對疫情的緊要關頭,日本爲何“騰出手來”提前成立“宇宙作戰隊”?這背後一個重要原因是爲了配合美國戰略佈局。

2019年8月,美國總統特朗普宣佈正式成立美國太空司令部;同年12月,日本內閣批准了506億日元財政預算,用於建立“宇宙作戰隊”等項目;2020年1月14日,雷蒙德上將宣誓就任美國太空軍司令;4月17日,日本國會通過了《防衛省設置法》修正案,正式批准2020年組建第一支宇宙作戰部隊。緊跟美國步伐,日本用了不到半年時間,日本就完成了“宇宙作戰隊”的諸多準備工作。

按照日本防衛省的介紹,“宇宙作戰隊”的主要任務是監視隕石、人造衛星和太空垃圾。此外,“宇宙作戰隊”還將負責運行太空監視系統,並與美軍共享相關的太空信息資源等。從日本“宇宙作戰隊”的職能來看,主要也是與美國太空軍進行配合、協調。

當然,除了美國因素外,日本政府提前成立“宇宙作戰隊”,也是爲了儘早獲得太空領域競爭的優勢地位。近年來,太空領域越發成爲爭奪戰略全局優勢的一個新制高點。比如,北約祕書長斯托爾滕貝格2019年7月宣佈,各成員通過了北約新太空政策,明確將太空列爲與陸海空以及計算機網絡並列的戰場領域,並強調北約成員國一直在努力構建太空防禦體系;印度在去年7月舉行了首次太空軍事演習;法國於去年9月成立太空軍事指揮部,加快發展太空軍事力量;俄羅斯已制定太空復興計劃,並於去年12月揭示了其太空導彈預警系統;英國已在國防部組建太空司令部,同時還建立了內閣級別的國家太空委員會,增加英國在太空的存在感。

儘管日本對太空領域的關注不比歐美國家晚,且部分技術實力較強,但與美國、俄羅斯等國相比,依然有很大差距。因此,日本政府即使在應對疫情的關鍵時期,也急着要成立 “宇宙作戰隊”,也是爲了儘早加入競爭激烈的太空領域,以免落後於他國發展。

相關推薦
  • 日本正式成立“宇宙作戰隊”負責監視太空垃圾
  • 日本“宇宙作戰隊”正式成立 目前成員約20人
  • 日本建“宇宙作戰隊”僅爲盯太空垃圾?專家揭祕
曹斌 本文來源:海外網 責任編輯:曹斌_NA539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