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據最新數據,美國累計新冠確診病例超過150萬例,早已成爲全球疫情最嚴重的國家。然而,一些美國政客竟冷血殘酷地聲稱,經濟不能因疫情而被打垮,很多老人願意爲了拯救國家而犧牲自己,提倡“老人應主動爲經濟而犧牲”。

薛筆犁

災疫之下,保障弱勢羣體的人權,是對一國政府行政能力的考驗,也是對一國社會文明進步程度的審視。但一向標榜尊重人權的美國,此次表現卻令國際輿論一片譁然。

這是5月3日拍攝的美國紐約伊莎貝拉老年中心。 新華社發(郭克攝)

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5月18日發佈的最新數據顯示,美國累計新冠死亡病例超9萬例。更爲聳人聽聞的是,美國31個州超過三分之一的新冠肺炎死亡病例來自養老院。有些州養老院中死亡病例甚至佔該州死亡病例中絕大多數。我們不禁要問:爲何老人成爲新冠病毒在美國的重要目標?本該讓老人們頤養天年之地,爲何淪爲疫情“黑洞”?爲此,新華網專訪了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阮宗澤。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阮宗澤

美國養老院爲何不幸淪爲疫情“黑洞”?

根據美媒收集的數據,美國養老院中確診和死亡人數驚人。從全美範圍來看,在養老院或其他老年人長期護理中心中,已經至少有15.3萬人被感染,死亡病例已經超過2.8萬,涉及全美7.7萬家機構。

在阮宗澤看來,這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老年人屬於易感人羣。當遭遇疫情時,他們更脆弱。現在看來,無論是美國聯邦政府,還是地方政府,都沒能做好充分準備,也沒有提供應有的防範措施,這直接導致目前養老機構出現這麼高的確診和死亡病例,淪爲疫情“重災區”。

二是,美國疫情防控存在不少安全漏洞,當前居高不下的數據就是明證。從一開始對疫情忽視,到有意識的淡化,然後到現階段的手忙腳亂,美國政府一直呈現出極其混亂的狀態。正如美國前總統奧巴馬的炮轟:“這絕對是一場混亂的災難!”美國政府對疫情的應對不力,也是導致養老機構出現這麼多病亡人數的重要原因。

4月2日,在美國加州舊金山灣區聖馬特奧市,一名老人橫穿鐵路。新華社記者吳曉凌攝

爲何“生而平等”竟成“老無所依”?

生老病死是不可違背的自然規律,養老也是整個社會無法迴避的重要問題。人類科技、醫療和文明高度發展至今,在救治老人這件事上,於一個文明國家而言本該責無旁貸。這對一向標榜尊重人權,又堪稱世界上醫療技術條件最發達的美國更應該是不在話下。

然而,一些美國政客竟冷血殘酷地聲稱,經濟不能因疫情而被打垮,很多老人願意爲了拯救國家而犧牲自己,提倡“老人應主動爲經濟而犧牲”。

“這種論調真是匪夷所思!”,阮宗澤認爲,按照《獨立宣言》的說法,美國“人人生而平等”。但大難當頭,居然有人鼓吹老年人的生命應該犧牲,從而讓位給年輕人,這說不通。唯一的可能性是,他們希望以此來推卸自己應承擔的責任。“這種政治上的自我解脫,非常蒼白無力”。

人命關天!冰冷的數字背後,正是一個個鮮活生命的逝去。聯合國祕書長古特雷斯前不久呼籲,老年人與年輕人享有同等的生命權和健康權,疫情之下“誰也不能被犧牲、被拋棄”。然而,“生而平等”的憲法宣言竟成“老無所依”的冷酷現實。

阮宗澤說,美國輿論認爲這就是一種社會達爾文主義的表現!這麼多人死去,多麼殘酷的現實,無論哪級政府,作爲公共機構都應該承擔責任!不光是老年人,包括貧困人口、有色羣體,所有美國普通老百姓的生活都受到了很大沖擊。

正如《華盛頓郵報》日前刊發的報道所言:“美國的抗疫成了一場國家批准的殺戮……故意犧牲老人、工人、黑人和拉美裔人口。”

5月3日,一輛用作臨時停屍房的冷藏車停在美國紐約伊莎貝拉老年中心內。新華社發(郭克攝)

爲何美國沒能控制住疫情大流行?

美國科學發達、醫療技術先進,作爲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有着雄厚的實力來尊重老人、救護生命,然而事與願違。根據最新數據,美國累計新冠確診病例超過150萬例,早已成爲全球疫情最嚴重的國家?這不禁讓人深思:爲何美國沒能控制住疫情?

在阮宗澤看來,目前,有條線索一直很清晰:美國進入了選舉期,美國政客們從政治上考慮,正在竭盡全力地謀取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他們現在考慮的是短期競爭力,只要把這幾個月混過去,拉到更多的選票就可以了。老年人的生命也好,抗疫不力也好,在他們心中,根本沒有置於首要位置。這纔是美國抗疫出現嚴重問題的真正原因。

這是4月11日從美國紐約布朗克斯區拍攝的用來埋葬部分新冠死亡患者的哈特島。新華社發(郭克攝)

人們記得,當記者在白宮發佈會上提問“有權有勢的人是否能優先得到檢測”時,特朗普的答覆是“也許這就是人生”,驚起輿論一片譁然。原來,昔日美國政客酷愛講述的“人權故事”,早已在一個個美國平凡生命面前,碎成了渣渣。

我們試問,當一個個鮮活生命逝去時,美國政客究竟何時才能摸摸自己的良心,記起《獨立宣言》中那句“人人生而平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