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动报道:

2015年起,KEEP的成立带起了一股全民运动健身的热潮。曾几何时,取代了各种晒美食、晒旅行、晒宠物,朋友圈里有更多的人开始晒起了“今日健身计划”。然而这一切生活方式的改变,似乎都要归功于KEEP。

作为近几年来最火爆的健身APP,KEEP以风卷残云之势强势霸占着行业第一。继上一轮融资2018年7月的第六轮融资,已经过去了将近两年,KEEP于近日又传出了成功达成E轮融资的好消息,自此,KEEP估值逾10亿美元。

作为健身APP,KEEP究竟好在哪?

几年过去,KEEP在竞争激烈的健身市场中飞速壮大。许多人开始健身,是起源于这个APP的出现,但其实早在KEEP之前,并不缺少健身APP,火辣健身、薄荷健康、FitTime和每日瑜伽都是行业佼佼者。但为什么似乎这些众多APP中,脱颖而出的只有KEEP?

主要还是它不仅专注于用户运动的某一方面。吃穿用练,KEEP进行了全方位的贯穿,“今天做什么运动”“运动时穿什么”“运动完后吃什么”等等问题,KEEP成功为用户们带来了健身一条龙服务。

8000万美元E轮融资,领跑市场

如此好用且贴心的APP,为KEEP换来了如此好的成绩其实并不意外。此前,KEEP的CEO王宁曾公开表示对KEEP的看好,并且欲将Keep打造成数字化赛道里的NIKE,寄予KEEP成为和NIKE一样的大众运动品牌。

5月19日,KEEP方面宣布已于年初完成了第七轮融资,累计融资超2.5亿美元,以接近10亿美元的估值,一举成为了互联网健身领域估值最高的公司。并且在本次第七轮融资中,看到了不少熟悉的跟投名字,比如时代资本,又比如腾讯。看来这些行业巨头公司,也十分看好KEEP未来的发展。看来KEEP已经成为了对标NIKE的强劲选手。

KEEP也曾迷茫过

七轮融资的达成,看起来顺风顺水。但其实KEEP也曾在行业探索中有过摸爬滚打的经历,在商业化上激进的布局,导致KEEP的线下门店仅剩北京,甚至2019年底发生了规模较大的裁员瘦身。

对于志在上市的KEEP来说,证明自己的商业模式可行或许只有依靠流量变现这一“套路”。但实际上流量变现却是很难实现的,从线上往线下延伸,从软件向硬件延伸,频繁的商业化探索,让Keep的模式变得越来越重。

KEEP经过不断地“跌倒”后成功摸索到了可行的商业模式,这次融资的成功,也代表这一成果被认可,但似乎,对于一个明星公司来说,KEEP还有很大的盈利空间需要挖掘。

界动传媒丨Jie Mobile

财经界动态透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