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们的侃爷聊历史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文/雅姐说历史
尤其是在对人物的塑造上,不惜夸大渲染,以表达作者的心之所向。其中对能表达罗贯中心意的人物就是诸葛亮。
诸葛亮的形象为什么如此深入人心?因为他首先活在了罗贯中的心里。罗贯中的心里的诸葛亮,是衰亡汉室的“拯救者”,然而他并不能偏离历史太多。历史上的诸葛孔明也的确是个人才,但是罗贯中对他还要加上术士的味道在里面,希望他能算天算地,把大汉的气数再算回来。比如赤壁之战,诸葛亮能算风向。为了塑造诸葛亮不惜让周瑜给他垫背,蜀汉要和东吴练手对抗曹操的南下时,还演绎了诸葛亮和周瑜的矛盾。
吴国的大都督周瑜,那是羽扇纶巾,能文能武,又是青年才俊,一表人才。而诸葛亮呢?那时候还没有周瑜那么有名气,当时的孔明在别人眼里只不过是一个书生。但是周瑜知道诸葛亮并不简单,而且周瑜认为诸葛亮以后必定会成为一个隐患,绝对不能放此人回到蜀汉。周瑜起了杀心,但是此时不能破坏联盟关系。于是出了一计,要求孔明立下生死状,如果十天不能造出十万支箭,诸葛孔明就要命丧东吴。十天十万支箭,就连周瑜自己都觉得这是故意刁难诸葛亮的时候,孔明自己却说,用不着十天,三天足以。这让周瑜更加加深了要取孔明性命的想法。于是,“草船借箭”的故事发生了。
我相信,在绝大多数人看到诸葛亮缩短期限的时候,都很好奇他究竟如何做到三天造出十万支箭,所以草船借箭本身就出乎众人意料,这也确实是一个绝妙的好办法。但是,尽管草船借箭最后的结果令人满意,但要是细细思考,也难免会为孔明出一身冷汗。万一曹操识破了诡计定制放箭,或者曹操用火攻该怎么办?那诸葛亮就活不到后面北伐的剧情中了。草船借箭故事本身的严谨性不仅让人怀疑。
曹操为什么不在箭上涂油点火?我想罗贯中并不是为了安排剧情而安排,也不是特意要偏爱诸葛亮,否则《三国演义》不就成为了诸葛亮的成功之路了吗?其实,这里面有罗贯中的深思熟虑。如果曹操要点火放箭,那么他要事先预备这些特殊功用的箭矢,所以要提前制作,但是古代的保存技术很落后,当时是冬天,南方的气候湿润,箭矢一旦受潮,那就丝毫不能发挥作用,反而还浪费武器。再者,把箭矢制作成这么危险的东西,存放的时候对自己的军队也构成威胁,万一发生火灾该怎么办?曹操如此聪明,必定不会惹出这样的麻烦。很多时候,对于现在轻而易举的事,在古代都十分繁琐。
更何况,当时草船借箭的场面曹操并没有识破,草船上的草人是假的,但是击鼓的人是真的。又是半夜偷袭,古代的夜晚不像现在这么明亮,根本看不清楚,加之又是偷袭,曹操没有机会想这么多。所以不会准备很充分。而且,书中明显点出是大雾天气,江面上的湿度很高,即使点火,威力也是不大的。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诸葛亮了解曹操的作战习惯,他断定曹操不会采用火攻。这和曹操个人的经历息息相关。我们来看一看曹操过去的战绩,曹操被吕布围困在濮阳,差点被烧死,不但兵败,能活着回来就是万幸。在看他在降服张绣,但是张绣后来叛变,就是从火烧开始反叛的。新野和博望坡的战役,都是因为采用火攻。可以说,火攻对于曹操来说,他是很吃这一套的,尽管不是火本身的原因导致曹操失败,但是都给曹操一而再,再而三地暗示了火与失败密不可分,所以从心理上讲,曹操会避开火。所以曹操马革裹尸的战役不少,也是在战争中漂泊,但他很少,几乎从未使用过火打仗。
所以诸葛亮断定,曹操不会用火,他一定是匆匆慢慢地先放箭抵御偷袭的船只。这些都在诸葛亮的预算之中。罗贯中对于事物细节的考虑十分周到,他之所以能把诸葛亮这个人角色塑造的如此深入人心,绝对不是凭着偏袒。小说中不透露诸葛亮为何敢施这一计,也是增加读者的思考,给人细细体会这其中的微妙,最后不得不佩服,诸葛亮不但在智谋上过人,对人心的洞察也是如此深刻呀。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