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此時的東京軍營已經亂做一團,年輕軍官個個都像田中健二那樣無法接受投降,於是他們串聯起來,決心殺掉皇宮警衛師團長,奪取兵權,控制天皇。陸軍大臣回到司令部召集軍官宣佈了這一消息,一部分少壯軍官立馬失去了理智,根本無法相信這一事實,在他們信仰當中,大日本帝國主義怎麼會投降。

大家好,我們的永仁說歷史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隨着意大利和德國的相繼戰敗,美國在太平洋戰場直逼日本本土,蘇聯出兵中國東北,日本成了軸心國唯一一個還在苦撐的國家。爲了減少傷亡,美國軍方在日本長島投下了一枚原子彈,隨後,中、美、蘇、英聯合發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投降,日本拒不接受,隨後美國又在長崎投下一枚原子彈。這時,日本天皇決戰到底的信心瞬間崩塌,決定投降,可多年的軍國主義教育已經使“大日本帝國不可戰勝”的思想在國人心中根深蒂固,日本軍人尤其是少壯派軍人會那麼輕易的接受投降嗎?今天曆史徐老溼就來扒一扒這段歷史,看一看軍國主義分子究竟有多瘋狂?
先來說一說日本軍人中“少壯派”這一特殊羣體
“少壯派”顧名思義也就是年輕力壯、敢想敢做的一個羣體。在日軍中,並不限制結社自由,因此在日軍內部有很多社團,各種思想潮流,尤其是在年輕軍官中,團體更多。此外,在日軍中素來有以下克上的傳統,當下級軍官認爲上級軍官政策方針不對時,就會用暗殺、擅自行動等方式來達到自己的目的。例如,日本“三羽烏”——日軍第一大腦永田鐵山、國務大臣小田敏四郎、侵華日軍總司令崗村寧次在少佐軍銜時期就曾密謀刺殺了日本首相,使日本推向了軍國主義。
御前會議決定投降
少壯軍官串聯密謀,叛亂奪權
1945年8月14日,裕仁天皇召開御前軍事會議決定投降,計劃8月15日宣讀投降詔書。陸軍大臣回到司令部召集軍官宣佈了這一消息,一部分少壯軍官立馬失去了理智,根本無法相信這一事實,在他們信仰當中,大日本帝國主義怎麼會投降。於是大家商議決定發動叛變,衝進皇宮,劫持天皇,只要天皇在手,誰敢宣佈投降。少壯派的一個代表就是田中健二,他立刻哭着跑到東京司令部,衝到司令辦公室,但直接被東京警備司令拿槍喝退回去,因爲這已經不是第一個過來遊說的少壯軍官了。田中健二仍不死心,又跑到日本皇宮警衛師團司令部,同樣被喝退回去。此時的東京軍營已經亂做一團,年輕軍官個個都像田中健二那樣無法接受投降,於是他們串聯起來,決心殺掉皇宮警衛師團長,奪取兵權,控制天皇。
陸軍大臣宣佈投降命令
大臣府邸受襲,皇宮血流成河
8月14日夜,一支幾十人的預備役部隊從外市殺進東京,他們揚言大臣們威脅天皇投降,因此他們衝進首相官邸,殺進國務大臣家中,嚇得日本高官紛紛逃跑,東京市區槍聲大作,無數人被屠殺,一片混亂。再看皇宮這邊,田中健二少佐帶人衝進皇宮警衛師團長辦公室,開槍射殺了師團長和他的副官,假借師團長的名義發佈命令,佔領皇宮,切斷與外界的聯繫,少壯派隨即進入皇宮,尋找投降詔書的錄音。幸虧天皇的僕人誓死不說,直到東京警備司令官帶隊鎮壓了這場叛亂。
8月15日12時,裕仁天皇錄製的投降詔書向全國播放,就在播放前夕,仍有少壯派軍官衝進放送協會,用槍頂着播音員的腦袋不讓其播放錄音。據傳言:在聽到天皇宣佈投降後,很多軍營、村莊、學校、家庭選擇了集體自殺,人數達10萬多人,其中也包括上文提到的日軍陸軍大臣阿南惟幾。
日本人的這種精神是可恨?可敬?還是可悲?歡迎小夥伴在下方留言一起探討。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