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派人向周亚夫致谢说皇帝特来慰劳将军。在刘恒弥留之际,曾告诫刘启,如果发生危急情况,周亚夫可以担当重任。

大家好,我们的思淼谈历史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公元前158年,即汉文帝后元六年,匈奴再一次大举犯边。刘恒亲自前往慰劳前线战土。进霸上和棘门军营如入无人之境,从将军到官兵都骑马迎送。而细柳军营官兵都身披甲胄,手持利刃,弓弩拉满,箭在弦上,进入一级备战状态。刘恒的先导队到了军营而不能进,负责人说皇帝就要到了!军门都尉回答这里只听将军号令。先导队只能站在外面等待刘恒大队人马到来。可刘恒来了也不好使,便派使者持符节给周亚夫,告诉他皇帝要进去慰问部队。
周亚夫才传话打开军营大门。营门的守卫官要求刘恒的随从不得驱马奔驰。既然是周亚夫定的军规皇帝也不敢违背,刘恒便按徐行。到了营中,周亚夫手拿武器拱手行礼说:“介胄之土不拜,请以军礼见。”刘恒被他感动了,马上变得面容庄重,向官兵致意。派人向周亚夫致谢说皇帝特来慰劳将军。完成劳军礼仪后离去。一出营门,群臣都非常惊讶。前后对比让刘恒感叹不已,什么是真正的将军,这就是,而在在霸上和棘门军营看到的简直是儿戏。周亚夫治军给刘恒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刘恒弥留之际,曾告诫刘启,如果发生危急情况,周亚夫可以担当重任。七国举兵,周亚夫官升太尉,为前线最高指挥官。可是由于这次平叛也导致梁王刘武和周亚夫之间关系紧张。周亚夫升任丞相后,遇到最棘手的事就是皇帝要废掉太子刘荣。周亚夫极力争辩也未能阻止,刘启从此疏远他,而刘武每次进京常常跟太后讲周亚夫的短处。
窦太后主张给皇后的哥哥王信封侯,刘启没有立即表示同意,说要和丞相商量一下。周亚夫不同意。再后来有匈奴人来投降,刘启想以封他们为侯诱惑更多的人来投奔周亚夫则不赞同,他认为既然背叛君主的人被封侯,那么就没理由责备不守节操的臣子。刘启这次拒绝了周亚夫的意见。周亚夫的观点没有错,但处理汉与匈奴关系则未必遵守此原则。周亚夫称病退居家中。公元前147年,周亚夫因病被免去丞相职务。种种迹象表明,刘启对周亚夫相当不满,而周亚夫不知不觉中已经得罪了皇太后、皇帝、皇后。在讲潜规则的官场里,耿直的周亚夫必定会受到冲击。一个人的性格一旦形成,不管是好是坏,都很难更改。在刘启看来,周亚夫多次不合作明显是对自己权威与尊严的挑战,这不得不使我们想一下,刘启因何要对父亲的宠臣邓通不留情面。
刘恒曾患疽病,这样的毒被现代医学解释为皮肤的毛囊和皮脂腺成群受细菌感染所致的化脓性炎,草通常为刘恒吮吸脓血。刘恒若有所思,从容地问邓通,天下谁最爱我呢?通说当然是太子了。太子刘启前来看望父亲,刘恒让他给吮吸脓血,本来吮吸这东西也不该欢快,但就怕比,不比不知道。过后刘启听说邓通常为父亲吮吸脓血,心里感到惭愧,也因此怨恨邓通。后来刘启继位,找了事由把邓通家的钱财全部没收充公还欠巨万钱,明显要置人于死地。刘嫖同情邓通,就赏赐他一些钱财,但官府马上没收抵债,连一只簪子也不让邓通戴,最终邓通不名一钱,寄死人家。
需要你立功奋战疆场那是你该做的,需要你从丞相的位置下台是因为你没给皇帝服务好。不久之后发生的事情让刘启下定决心铲除周亚夫。周亚夫的儿子给他从官府的制作坊那里买了五百件盔甲盾牌作陪葬,但这些物品都是专给皇室制造的。这也没关系,问题是周亚夫的儿子太不地道,把人家搬运工累够呛,竟然不给支付工钱。搬运工便直接上书中央检举周亚夫的儿子,事件必然牵连到周亚夫。刘启见到检举信就下令将此案交给相关部门处理。官员依照文书逐条审问周亚夫,周亚夫拒不回答。这也看出周亚夫性格之刚毅,倔得很,不像他父亲周勃,说不出来话是因为自己口钝。
其实,刚刚上任不久的御史大夫直不疑也不善言谈,有人在朝廷上诋毁直不疑,说他与嫂子私通。直不疑听到了,就说我并没有哥哥,不自我辩白。周亚夫虽然也不做辩白,但结果迥异。刘启对他高傲的态度忍无可忍,骂道:“我不用你说供词!”下诏由廷尉审判周亚夫。廷尉问:“你为何要造反?”周亚夫说:“我买的东西是用来陪葬的,怎能说是要造反?”陪审官员说:“即使你不在地上造反,也要在地下造反!”真想骂人,这比“莫须有”还无耻。以周亚夫的个性,如果不是夫人劝阻,执法人员没到就自杀了。但到了这个鬼地方,搞的都是刑讯逼供人毫无尊严可言。周亚夫不愿屈服,也不想再次受辱,绝食五天,吐血而死,周亚夫一死,刘启马上封王信为盖侯。
富贵与地位都是皇帝给的,让你富贵就富贵,让你贫穷就贫穷。帝王的心思你不要猜,生杀荣辱就都掌握在君主的手里了,但是陪审官员说的即使你不在地上造反,也要在地下造反这句话是真的让人为周亚夫感觉到惋惜,你们觉得呢?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相关文章